據美國太空網近日報道,年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吉姆⋅布里登斯廷近日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采訪時,上月首次提出了該機構登月計劃——“阿耳忒彌斯”計劃的球約具體預算方案,稱“整個計劃旨在建立一個月球永久基地,需億要完成這一任務,美元我們需要200億—300億美元”。年宇
太空網在報道中認為,上月這一方案“很便宜”。球約而中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則對科技日報記者說:“這筆錢可能不夠!需億”
布里登斯廷表示,美元“阿耳忒彌斯”計劃包括招募商業公司和國際合作伙伴、年宇建造月球空間站、上月到2024年讓人類登陸月球的球約南極等,且整個登月計劃是需億前往火星的“跳板”。
當然,美元他也特別指出,這些資金不包括登月需要使用的“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和“獵戶座”(Orion)載人艙的費用。
上個月,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國會向NASA額外撥款16億美元,用于在2020財年(于2019年10月1日開始)資助“阿爾忒彌斯”計劃,但國會尚未對這一提議進行評估。
如果按照布里登斯廷所說,該計劃的總額確實為300億美元,且NASA在2020年能獲得16億美元,那么在余下4年,NASA每年還需要70億美元的資助。
太空網稱該方案“很便宜”,因為在2005年,NASA提出的“星座計劃”(未實現)的預估成本是1040億美元;“阿波羅”計劃則耗資250億美元。龐之浩強調說:“那是20世紀60年代的250億美元,相當于今天的1000億美元。”此外,國際空間站估計已耗資約1000億美元。
與上述“碎鈔機”項目相比,“阿耳忒彌斯”計劃的“燒錢能力”可謂小巫見大巫,的確“很便宜”。
布里登斯廷說,以比“阿波羅”計劃更永久的方式將人類送上月球,這筆錢值得花。“我們可以將它視為一項短期投資,在月球上建立永久基地,學習如何在另一個世界生活和工作,然后繼續前往火星。”
但龐之浩表示:“即便這筆費用不包括重型火箭和飛船的費用,我覺得可能也不夠。另外,還要看發射幾次、幾個人登月、登多長時間,以及是否有民間資本和國外資金介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