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9日電 (馬帥莎 鄭瑩瑩)12月9日2時31分,中國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成功測衛程空發射任務的發射分專圓滿成功,標志著高分專項工程空間段建設任務已全面完成。高光

北京時間2022年12月9日2時31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高分五號01A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該衛星主要面向污染減排、環境質量監管、大氣成分監測、自然資源調查、氣候變化研究等重大需求,開展高光譜遙感監測應用,為國家環保、國土、氣象、農業、減災、水利、林業、海洋、測繪等部門(領域)提供數據服務和支撐。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53次飛行。鄭斌 攝
該星是高分專項天基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高分專項高光譜觀測能力的重要標志,將進一步提升中國高光譜衛星遙感數據的自給率。
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運行于高度705公里的太陽同步回歸軌道,主要配備可見短波紅外高光譜相機、大氣痕量氣體差分吸收光譜儀、寬幅熱紅外成像儀等有效載荷,可在生態環境動態監測、自然資源調查與監測、大氣成分探測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為中國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提供數據支撐。
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發射成功后,將具備國際綜合性能第一的大幅寬中高空間分辨率長波紅外探測能力、國內成像光譜分辨率第一的可見短波寬譜寬幅高光譜成像能力、國內空間分辨率第一的污染氣體高光譜探測能力,還將在軌實現國內第一次衛星三軸機動對月亮定標。
寬幅熱紅外成像儀觀測幅寬達1500千米,可反演全球高精度地表溫度信息。可見短波紅外高光譜相機最高光譜分辨率達到2.5納米,可獲取更精細的光譜數據,大幅提高中國對甲烷等溫室氣體排放、水污染監測、礦產和油氣資源勘查等能力。大氣痕量氣體差分吸收光譜儀空間分辨率達24×13千米,光譜分辨率達0.3到0.6納米,可實現臭氧、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等污染氣體觀測。
該星將與高光譜觀測衛星、大氣環境監測衛星組網,實現每天3次大氣環境探測全球覆蓋、1次紅外遙感全球覆蓋,3天對中國及近海地區高光譜、全譜段重訪觀測,可快速滿足行業熱點需求。
中國國家航天局負責高光譜綜合觀測衛星工程組織實施,對地觀測與數據中心負責衛星工程大總體工作。生態環境部、自然資源部、中國氣象局等部門負責應用系統建設和示范應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八院負責衛星和火箭研制生產。
此次發射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53次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