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夏,一部聚焦三十歲女性職場與家庭生活的而已話題劇《三十而已》收獲了不俗的收視成績,劇情走向和角色定位成為觀眾實時評議的焦點話題,開啟“熱搜追劇”模式。以三位都市女性為主角,《三十而已》將敘事焦點定格在她們三十歲的湖北生命節點,提出了當代都市女性在愛情婚姻、職場競爭與生活選擇等方面的熱播人生命題,在體現女性關注的同時,鼓勵女性放下焦慮,自強奮斗去譜寫自己的人生。在 “她時代”語境下,“她題材”傳達出的綻放正能量更具鼓舞人心的力量。電視劇《三十而已》熱度不減,登陸湖北衛視長江劇場熱播,再議女性三十“而立”與“而已”的女性人生話題。
真實書寫生活不同側面 傳遞溫暖生活力量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三十歲意味著什么,這部主打現實主義的多元電視女性群像劇試圖為這道人生命題以解答。劇中,三位主要女性的力量角色設置覆蓋三十歲女性可能的三種人生狀態:未婚、已婚、劇風已育,并清晰圍繞這三種狀態的尚中女性各自遇到的問題展開,滬漂一族王漫妮(江疏影飾),努力學習、拼命工作,雖然憧憬在上海安家,但每日都生活在“30歲回家倒計時”和大齡剩女的國網焦慮中;高知女性顧佳(童瑤飾),智商情商雙高,是家庭和自家公司的總舵手,然而一切都過于追求完美的她,也讓身邊人倍感壓力,看似人生贏家的表象下實則暗流涌動;上海土著鐘曉芹(毛曉彤飾),生活總是按部就班,畢業、工作、而已相親、湖北結婚,在日復一日的熱播平淡生活中,與丈夫陳嶼(楊玏飾)慢慢忘記了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溝通和交流。在歷經跌宕起伏的綻放情感波折后,三位女性互相扶持,開始掌握自己人生的話語權,實現自身價值。她們的女性人生經歷,也給觀眾以三十歲節點的生命啟迪:最美的年華不是刻板印象的“二十”“三十”或“四十”,而是撕掉年齡與身份標簽后重啟與奮力的此時此刻。
電視劇《三十而已》首輪播出收官之際,人民日報刊文《現實主義創作要回應社會關切》,文中制片人徐曉鷗談及該劇的創作初衷,說道:“《三十而已》的創作原點是基于編劇張英姬邁過30歲以后的所思所想,探討的是30歲左右的女性在事業與家庭困境中的選擇和成長。”而最終創作目的在于:“展現女性的多元價值觀,盡力分析、表達從人物本質出發的復雜性,力求溫暖,展現生活的光澤。”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評論道:“《三十而已》寫出了生活中的碰撞與激烈,故事里的人物從面對精神與物質的思考中,從快速發展的社會、高度商業的市場和年齡增長構成的壓力下表現出來,因而觀眾覺得真實可信。這部劇所體現的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有幾分苦澀,卻不是苦情,因為她們的腳下有路、心中有詩。”
破解30+人生命題 江疏影童瑤毛曉彤傳遞“她力量”
30+的人生命題與困境,在劇情里,也在現實里。劇中三個女性角色的困境突圍,與現實中三位女性主演的命運暗合。曾在社交平臺公開發文自我剖析的演員江疏影,如此自白道:“我的野心就是想要與最頂級的制作班底合作,和最有力量的演員交手”。憑著“笨鳥先飛勤能補拙的傻勁兒”,江疏影穩扎穩打,《好先生》里霸道任性的江萊、《戀愛先生》里柔軟又堅毅的羅玥、《清平樂》里溫婉不失端莊的曹皇后,演藝之路越走越寬。《三十而已》里的“滬漂”王漫妮讓江疏影有了更深層次的感悟,當面臨感情幻滅、事業受挫,是回歸小城市的安逸還是堅持大城市的漂泊,王漫妮一直在尋找自我定位,努力實現自我價值。江疏影在采訪中表示,自己很佩服王漫妮面對30歲的態度:“她身上特別可貴的一點是擁有重新再來的勇氣,‘三十而已’告訴我們‘30’只是一個數字而已。我們需要勇氣,不能因為年齡增長而不斷妥協,喪失這份勇氣。”
得益于角色設定,演員童瑤飾演的顧佳一角一出場便戳中觀眾“爽”點,颯爽干練的完美人妻,出得廳堂下得廚房,文能智斗小三,武能以暴制暴保護兒子免于霸凌,演員童瑤的演技在一次次熱搜中得到大眾肯定,再度翻紅。其實在此之前,童瑤參演《如懿傳》飾演“奶兇奶萌”的皇貴妃高晞月一角,精準的角色把握即收獲觀眾不少好感;2018年再次憑借《大江大河》中長姐宋運萍一角獲得業界肯定,拿下第25屆白玉蘭最佳女配角獎。“生活的本質是千難之后有萬難”,劇情如是,生活的目標和職業走向亦然,力破質疑、撕碎身份標簽,戲里戲外的她們都賦予女性力量更加豐富、厚重和多元的現代內涵。
與王漫妮、顧佳二人干勁十足的勁頭完全不同,毛曉彤飾演的鐘曉芹是一個小富即安的上海姑娘,代表平凡的大多數人。當婚姻觸礁,面對生活的一地雞毛,鐘曉芹勇敢選擇斷舍離,面對最真實的內心。正如演員毛曉彤在社交平臺上發文說道:“三十而立,不需要我們在30歲時達成什么偉大的事業,而是要擁有強大的內心,能做自己的避風港。”
“愿每一個我們,都保有而已的勇氣”,鎖定湖北衛視長江劇場,《三十而已》一起乘風破浪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