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的創想時代命題正推動全球制造模式重塑,邁過TWh產能規劃期,國軒高科工程電池生產正向更底層的描摹制造能力探尋,開啟向智能制造時代的集團級智轉型。
實現從制造到智造的創想躍遷,關鍵在于實現人工智能與電池生產的國軒高科工程結合,提升電池生產的描摹工程化能力。對此,集團級智國軒高科工程研究總院副院長徐興無在2023高工鋰電智能制造峰會上,創想分享了國軒高科的國軒高科工程數智化工廠打造與極限制造探索。
對于智能制造的描摹發展,ChatGPT的集團級智回答包含三方面:自動化、數字化和定制化。創想對此,國軒高科工程徐興無也提出了自己的描摹理解。他認為,探討智能制造,自動化是基礎,數字化技術是實現智能化的手段,柔性制造則是適應電池型號多元發展的目標。
“在電池制造領域,我們稱得上制造大國,但深究我們所達到的具體制造標準,仍存在一些差距,這就是工程化能力的差距。”徐興無指出,電池生產需要在復雜的工序、環境中保證在安全、一致性上近乎零容忍的PPB級要求,這在世界范圍內都是個難題。同時,隨著國內動力電池企業加速融入全球市場,通過數字化技術提升對全球工廠的運營能力勢在必行。
圍繞于此,國軒高科主要通過打造數智化工廠與追求極限制造兩方面實現智能制造落地。這其中既有對數智化工廠的全貌“創想”,又有精益至1mm的極限制造追求。
構建數智化工廠,國軒高科將應用AI工控系統技術,構建產線數智化控制塔,塑造智能生態,并通過迭代發展最終實現產業鏈深度協同、AI柔性應對不確定性的深度智慧工廠。
在精細化運營方面,基于軟件系統構建實時可視化的產線運營駕艙可深入車間、工序、工段以及設備,實時、全面、準確掌握工廠及產線的相關信息。
在數字工廠的架構搭建方面,國軒高科基于數據增強推演、數字孿生等技術構建同步共生的制造數字空間,實現實時動態訪問全球各地工廠的實際現場,數據實時動態更新;搭建“集團+工廠”的架構體系,建設全集團數字企業,可以實時洞察整個集團的運行情況,提升管理效率。
在調控系統方面,數智工廠以配合硬件的信息采集為基礎,通過數據處理形成可視化、可量化的運營、成本、質量等方面的數據分析。數據再進一步與AI工控結合調控,追求設計、運營、維護三方面的投資回報(ROI)最大化。
除了搭建起全連接、深度數字化、高度智能的產線及園區,追求極限制造,還需要在精益制造上緊咬世界先進水平。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制造的極限比拼落到實處可從精度、品質與成本三個維度衡量。以卷繞工序中負極比正極多出的1-3mm邊距為例,徐興無強調,在保證一致性的基礎上,毫米級的差距在規模逐漸擴大的極限制造中能撬動巨大的成本。大幅提升OEE的關鍵往往藏在制造精度的毫米級甚至微米級的提升。
為追求極限制造,國軒高科同樣有了具體的路徑與目標。
邁向單線效率超40ppm時代,國軒從設備極限精度開發著手,在各工段優化產線結構、提升產線生產效率。
600ppm高速疊片技術應用
1500mm寬幅高速涂輥分應用
高新極耳成型卷繞機量產導入
極簡高速組裝線量產應用
高新注液系統實現量產應用
高效潔凈物流輸送系統
面向產品缺陷率由ppm向ppb的要求升級,國軒高科將推進1mm及1μm工程,提升合漿、涂布、化成分容以及毛刺控制等工序一致性,鍛造極限制造品質。
此外,徐興無在圓桌對話環節中表示,國內電池技術正向從不落后向趕超邁進,但在極限制造方面上,仍需繼續推進1mm工程,提高工程化能力,真正解決極限制造痛點。這仍需要設備企業與電池企業共同探討、努力,實現合作共贏,實現在全球范圍內的制造領先。
審核編輯: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