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眼鏡屬于國家三類醫療器械,規范是形眼要直接接觸、侵入眼表組織的鏡檢一種醫療器械。所以隱形眼鏡不是查驗直接到眼鏡店購買的商品,它對檢查和驗配的配素要求非常高。規范的規范隱形眼鏡檢查需要很多檢查步驟,但至少應該包括以下的形眼6個核心要素。
一、鏡檢詳細問診
視力情況及用眼需求:配戴者希望做隱形眼鏡驗配的查驗目的是什么?
如果是為了美觀方便,那強調的配素是鏡片的顏色、易操作性;如果是規范為了獲得比框架眼鏡更好的視覺效果,那強調的形眼是屈光矯正效果,矯正視力。鏡檢如果是查驗為了解決一些眼科臨床疾病和眼科手術后的問題,那強調的配素是鏡片治療作用。
戴鏡史,包括曾配戴角膜接觸鏡的種類和配戴方式,有無停戴?
停戴時間及停戴原因。不同的鏡片種類有不同的配戴方式,要根據需要和眼睛的狀況來選擇適合的鏡片才能保證眼睛健康。了解配戴史是眼睛對隱形眼鏡接受度和鏡片對眼睛影響的一個參考指標。
工作環境及用眼習慣。
是考慮環境因素是否影響配戴的基礎,也是考慮鏡片種類的重要參考。比如室內活動多的,可以考慮硬性透氣性隱形眼鏡;室外活動多和需要做劇烈活動的可以考慮拋棄型軟性隱形眼鏡和有紫外線防護功能的隱形眼鏡;如環境干燥的(室內使用空調)使用低含水量的鏡片或硬性透氣性隱形眼鏡;需要長時間使用電腦的,可以考慮使用頻繁拋棄型軟性隱形眼鏡或硬性透氣性隱形眼鏡等。
眼部及全身既往史會影響到淚液的分泌。如有干燥綜合征的淚液分泌不足,不建議做軟性隱形眼鏡;如有糖尿病的要加強跟蹤眼表狀態等。
二、裂隙燈檢查
裂隙燈檢查是排除有無隱形眼鏡配戴禁忌癥的基礎檢查。如結膜炎,角膜炎,沙眼等。我們要具體觀察。
1、外眼觀察
眼瞼皮膚有無結節,紅腫。瞼緣有無紅腫,油脂分泌物,鱗屑,潰瘍;睫毛衛生和生長方向有無倒睫及眼分泌物等。如果有這些情況,并影響到隱形眼鏡的驗配,就要先做眼科臨床的處理。
2、眼表染色
要通過染色來判斷眼表情況是否適合配戴隱形眼鏡,適合什么類型的隱形眼鏡。
要具體觀察結膜有無充血,程度如何?如充血明顯,需要考慮眼表炎癥,做進一步眼科檢查和治療。
要觀察瞼結膜表面不光滑程度如何?如瞼結膜表面不光滑程度嚴重,說明配戴軟鏡時間較長或有變態反應發生。可以考慮使用頻繁拋棄型隱形眼鏡或RGP。
3、角膜詳細檢查
要觀察有無角膜新生血管或角膜上皮脫落。新生血管、角膜上皮脫落的產生常常是因為角膜長期慢性缺氧所致。主要是因為鏡片配戴時間較長、鏡片透氧率較低、鏡片護理不良或鏡片配適不當等引起。缺氧會導致角膜免疫能力下降,易感染。所以如果有新生血管或角膜上皮脫落應首選RGP,其次高透氧隱形眼鏡如硅水凝膠材料的隱形眼鏡。
4、淚膜功能檢查
包括淚膜破裂時間和淚河高度的測量,可以了解淚液功能是否正常,有無干眼的情況。淚膜破裂時間如小于5秒,說明淚膜功能穩定性差,建議首選對淚膜的干擾較少的RGP、次選拋棄型隱形眼鏡。如淚河高度低,形成不連續的細線狀則說明淚液分泌不足、有干眼體征,應選擇RGP。(軟鏡吸水,如使用軟鏡會加重干眼)
三、角膜曲率測量
角膜曲率測量是對角膜表面的形狀進行測量,根據配戴者角膜表面的形狀來確定內表面形狀(專業術語稱為“基弧”)與之對應匹配的隱形眼鏡。隱形眼鏡的內表面形狀(基弧)有大有小,如果與眼睛不匹配,過大過小都不好,會影響鏡片配適的松緊、鏡片下代謝廢物和污濁物的排出,進而影響配戴的舒適度及眼睛健康,容易引起并發癥。
四、戴鏡評估
畢竟根據配戴前檢查給配戴者推薦的鏡片是根據一些驗配原則和經驗來做的,實際上不同的配戴者間還是存在個體差異。通過戴上鏡片進行實際戴鏡評估,可以了解戴鏡的真實情況,如有不符標準的可以即時更換適合的鏡片。
五、復查指導
隱形眼鏡畢竟是醫療器械,定期的隨訪可以大幅度提高配戴安全性。視光師應該強調和安排復查時間。
六、護理衛教
隱形眼鏡需要配戴者掌握相關的衛生常識、正確的取戴方法,定期做護理。規范的驗配應包含護理衛教的內容,確保配戴者掌握了這些技巧。
以上是做隱形眼鏡驗配必須的專屬檢查。還應該包括驗光、眼位檢查等一般的基礎視光檢查才構成完整的流程。
綜上所述,隱形眼鏡絕不是一般的商品,在沒有完成這些檢查和操作要素前,配戴者不知道自己的眼睛狀況,也不知道需要的鏡片形狀參數如基弧、直徑等特征,所以貿然到眼鏡店購買是有很大風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