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龍第13次戰勝張繼科
新浪體育訊 中國乒乓球公開賽迎來了重頭戲,科龍兩位大滿貫得主馬龍和張繼科進行了他們兩人之間的大戰第19次“科龍大戰”。雙方苦戰七局,精彩馬龍以4-3險勝,遠超從而取得了第13次科龍大戰的奧運勝利,連續第三次戰勝張繼科。無愧本場比賽的乒壇比分遠比不久前的奧運會決賽緊張,為觀眾奉獻了一場精彩的雙星比賽。
兩人在奧運會以后訓練都不系統,科龍狀態有所回落,大戰前幾輪比賽打的精彩比較緊張。馬龍在第二輪比賽中輸給日本的遠超松平健太兩局,張繼科在1/4決賽經過七局苦戰才以4-3險勝中國香港的奧運何鈞杰。馬龍是無愧全面型打法,優勢是乒壇兩面均衡、速度快、控制能力強,主要通過速度和尋找對方漏洞得分,擅長打熟路球。張繼科的優勢是力量大、旋轉強,反手擰拉是主要得分手段,是一個特長突出的選手,但是相持能力和正手對拉能力不及馬龍。
奧運會決賽馬龍能夠以4-0完勝張繼科,主要原因是腰傷比較重,發力受到了影響,前三板爆沖能力明顯不及過去,同時不太敢側身搶攻,球的質量比巔峰時期下降較多。一旦前三板打不死馬龍,到相持階段就處于下風。那場比賽關鍵就是第一局,張繼科沒有把握住兩個局點的機會,輸給了馬龍。那之后他就處于崩潰的狀態,在打不死馬龍的情況下,沒有耐心防守,主動進攻又失誤頻頻,結果很快就輸掉了后三局。
今天的比賽張繼科依然沒有打出巔峰時期的水平,前三板的暴沖很少出現,不過一有機會他就會側身進攻,能夠感覺到奧運會后他的腰傷有所緩解,側身進攻能力有所恢復。另外他在打不死馬龍的情況下,能夠耐心防守,利用馬龍的失誤也撿到不少分。中國公開賽只是一般性質的比賽,張繼科的心態也比奧運會時要好,打的比較耐心。只是到決勝局又產生了想贏的想法,反手失誤特別多,很輕易地就輸掉了。
單從技戰術水平來說這場比賽并非是一場非常高水平的對決,雙方狀態并不在最佳。不過雙方打的更“油”,出現了許多利用手上細膩技術得分的精彩回球。決勝局張繼科在雙方對拉中突然削了一板得分,體現了他在暴力之外,也有全面的技術和細膩的小技術。馬龍的狀態不及奧運會,失誤稍多,不過決勝局能夠利用不同的節奏變化誘使張繼科失誤,體現了他既有快、又有變的高超技藝。
“科龍大戰”已經經歷13年,打過了19場比賽,其中七次打到決勝局,說明雙方的水平很接近。給球迷奉獻了許多精彩的對決,其中2014年世界杯決賽最為經典。本場比賽能夠看出張繼科打法在逐漸轉型,或許未來我們可以看到他由一個剛猛無比的“少林派”高手,轉變成一個剛柔相濟的“武當派”高手。如果兩人能夠繼續堅持下去,那么科龍大戰還將是世界乒壇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