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泰州興化沙溝鎮(zhèn)“俏夕陽”板櫈龍女子舞龍隊由當?shù)?0多名村婦組成。俏夕陽/大公報記者陳旻攝
“雙龍奪珠”、板櫈“獨龍騰空”,龍靈兩隊40余人跟隨音樂的活多節(jié)奏,不斷移形換位,讓須舞動身姿,俏夕陽黃、板櫈紅兩條長龍彎曲盤旋翻騰,龍靈時而分離,活多時而相融。讓須泰州興化市沙溝鎮(zhèn),俏夕陽有一支鼎鼎有名“俏夕陽”板櫈龍舞龍隊常年活躍在沙溝鎮(zhèn)的板櫈街頭巷尾,為村民義演。龍靈40余名隊員由當?shù)卮鍕D組成,活多平均年齡55歲,讓須年齡最大的59歲。
據(jù)沙溝鎮(zhèn)文化站站長張志標介紹,舞板櫈龍起源于明朝沙溝每年農(nóng)歷三月十八日舉行的東岳廟會,人們手舉拜香櫈依次拜佛,蜿蜒似龍。2009年6月,舞板櫈龍被列入江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項目。
2008年,興化市沙溝鎮(zhèn)組建“俏夕陽”板櫈龍女子舞龍隊,2009年6月23日便在參加江蘇省第三屆全民健身新優(yōu)項目展示中獲得優(yōu)秀創(chuàng)新獎。
今年59歲的江紅霞是“俏夕陽”第一代老隊員,“2008年,沙溝鎮(zhèn)舉行奧運火炬接送儀式”,舞龍頭的江紅霞說,那時得知文化站為此組建板櫈龍女子舞龍隊,“我很高興、很積極的就報名參加了”。
中小學成立板櫈龍運動隊
“板櫈龍是在拜香櫈兩只腳中間加了一個橫撐,以利于一只手高舉。”隊長江中琴介紹道,板櫈龍的健身方式靈活多樣,人少則組成獨龍騰空,二龍戲珠造型,人多則組成五龍鬧海、九龍會聚的造型。可長可短,長短結合,合分輝映。
“舞板櫈龍已形成一代、二代、三代‘龍’并存了。”江中琴說,沙溝鎮(zhèn)已經(jīng)在小學、初中、高中都成立了板櫈龍運動隊,“讓孩子們從小就接受到薰陶,大家都來跳,使這項古老的技藝煥發(fā)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