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本機2025年日本大阪·關西世博會(下稱“大阪世博會”)用地面積最大的上崗外國自建館——中國館開幕,再次引起外界對這場世博會的建筑關注。之前,勞動力短陸續因為預算和勞動力短缺問題,缺日器人大阪世博會屢次被傳“可能延遲舉辦”。本機
這折射出日本社會面臨的上崗普遍問題。根據日本“帝國數據庫”2023年8月公布的建筑一項調查,截至同年7月,勞動力短陸續認為缺少固定員工的缺日器人企業比例達51.4%,創歷史新高。本機日本制造業的上崗情況尤其嚴重,除單純的人力短缺外,技術人員數量也明顯減少。日本一家人力資源研究機構估計,到2040年,日本勞動力缺口將高達1100萬。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向關鍵行業引入“虛擬化身、機器人和人工智能勞動力”。
日本在工作場所引入工業機器人的案例逐漸增多。例如,金澤市從事金屬零件沖壓的有川制作所實現了部分沖壓工序和其他工序的自動化。該公司以前有7臺沖壓機,但只有4名工人,無法滿負荷運轉。后來,該公司在一臺80噸的壓力機上安裝了兩個協作機器人,才解決人手不足問題。
(責任編輯: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