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千元級三代銳龍搭檔,原創七彩虹CVN X570M GAMING PRO V14 主板裝機
對于性價比這個東西吧,千元怎么說呢,代機有了對比才有意義,銳龍但是搭檔呢,又不是彩虹絕對的,為什么?以跳水王蘇媽家的板裝產品為例,3700X的原創性價比被某些人為因素炒的價格一致很堅挺,沒有太大的千元下降空間,而3800X這款患難兄弟的代機地位則是很尷尬,性能上比3700X高不出多少,銳龍但是搭檔功耗提升,價格也高個二百,彩虹所以一部分人被洗腦優先購買了價格更低的板裝3700X,比如我二弟。原創自己這個用著2400G+B450主板的男人一直在等待3800X,相信一個低價出現,而這個低價最終在2019年雙十一之前終于出現,2499的價格減去京東PLUS會員20元優惠券以及官方返還的100元京東卡,實際入手的價格也僅僅是2379,如果京東卡能夠八五折或是九折收購,那么價格還可以更低。
所以對比同天價格2399的3700X來說,這款可以看作同價位的3800X無疑更具性價比,至于某些人擔心的功耗增加問題,這也沒什么在意的,畢竟我都已經用上750W的HCG750電源和7個幻彩ARGB風扇,供電上沒問題,也根本不擔心功耗提升費電的問題。
至于主板上,本來是打算3800X繼續搭配原來的B450M使用,不過那塊板子的問題是沒有5V~3PIN接口,所有的幻彩ARGB風扇只能搭配線控來使用,主板升級勢在必行,自己需要選擇的就是支持神光同步的X570主板,至于價格預算在2000元左右,只需要再等好價。至于二弟的3700X,主板也是選擇X570,因為他是第一次用AMD平臺,只不過預算價格在千元上下,選擇這款七彩虹CVN X570M Gaming Pro V14主板的原因說是返京東卡、送風冷散熱器,這理由真的是簡單直接。
既然還沒有新主板可用,那么這款七彩虹CVN X570M Gaming Pro V14主板的深入體驗部分,就由自己來搭配3800X進行深度點評。
七彩虹旗下的主板系列也很多,比如iGame系列、戰旗系列、CVN系列、戰斧系列等等,iGame算是七彩虹的高端系列,不過自己只用過CVN系列的主板,比如B365M Pro和Z390。七彩虹CVN系列主板的特色的部分應該就是獨特的寒霜冷凝散熱設計,也就是在供電模塊和芯片組上加入大體積的寒霜散熱裝甲設計,同時搭配上一個全覆蓋式冷凝片來有效降低供電模塊處溫度。
七彩虹X570系列主板也有兩款,算是沿襲了CVN系列的特色,一個是ATX規格的CVN X570 Gaming Pro V14主板,一個是M-ATX規格的CVN X570M Gaming Pro V14主板,均支持支持AMD AM4架構的Ryzen 2000/3000系列處理器。兩款主板在差異上主要有四個地方,一是PCI-e插槽的數量和類型,二是兩個5V 3PIN插針設計上的區別,三是板載聲卡的型號不同,四是板載網卡的型號不同,可以根據自己的周邊配件情況來針對性的進行選擇,比如有無幻彩ARGB設計的風扇、水冷、風冷等等。
這款七彩虹CVN X570M GAMING PRO V14主板為M-ATX類型,提供了三年質保,但這里要說明的是,務必去http://zbreg.colorful.cn/Reg.aspx注冊產品,因為這樣可以獲得一年免費換新、四年質保的服務。即使你的主板沒有購買憑證,比如購買的是二手主板,只要是行貨主板都可以注冊登記。免費一年換新的兩個條件就是非人為損壞故障(針腳彎曲屬于人為損壞)和主板附件必須齊全。
七彩虹CVN X570M GAMING PRO V14主板采用了防過壓、防過載、防靜電、防潮濕、防雷擊和耐高溫保護的6大防護技術來確保主板運行更穩定,可以有效避免外部因素所導致主板受到損害的問題。對于200道工序嚴格測試和PCB霧化工藝處理的部分,權當是作為一個選購上的備用參考。
下面對七彩虹CVN X570M GAMING PRO V14主板幾個設計的部分進行點評,
一是大面積全覆蓋式冷凝片+寒霜散熱裝甲的寒霜冷凝散熱設計,也就是主板上這些銀色的金屬塊,分別用來為供電、存儲、芯片組等高熱量區域提供更加高效的散熱降溫效果。
寒霜散熱裝甲的設計不是樣子貨,這點與那些看不中用的所謂ABS塑料材質盔甲有所不同,金屬散熱塊的加入搭配更大散熱面積的設計,讓寒霜散熱裝甲增大了與空氣接觸面積,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輔助散熱效果。
全覆蓋式冷凝片的部分,都采用了高導熱硅膠片的設計,通過直接接觸發熱元件來實現高效的熱傳遞效率。
此外還有一點,七彩虹CVN X570M GAMING PRO V14主板隨大流的加入了風扇設計來實現主動式散熱,風扇尺寸不大,周邊的紅色作為了點綴。這款風扇類似于筆記本上的內置風扇,采用9扇葉設計,可以大幅提升散熱效果,從而實現提供更佳強悍穩定的性能。
二是在核心的供電部分,七彩虹CVN X570M GAMING PRO V14主板采用了混合數字供電設計即10相數字供電,通過F.C.C鐵素體電感來增強自身性能,同時也降低了電感線圈對其它元件的干擾,確保不同元件之間的正常獨立運行;低電阻式的L.R.T 8腳MOS管用來提供更高的轉換效率,一定程度上降低功耗的同時也降低了發熱量;此外加入了穩定濾波不爆漿的10K黑金固態電容,確保了主板日常的正常使用,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主板運行的穩定性。
三是提供了兩組12V 4PIN RGB插針和兩組5V 3PIN ARGB插針,兼顧了不同人群的安裝使用需求。就個人而言,5V 3PIN ARGB插針必須有,如果你玩燈光,會完成從RGB到ARGB的轉換,因為燈光效果上更加出色。兩組12V 4PIN RGB插針,一個位于主板底部右下方位置,也就是下圖的FAN_12V_RGB2。插針側面的這個前面板接線部分,采用了文字標識+色彩區分的設計,接線上更加快捷方便,免去了參考說明書的麻煩。
另一個位于右側邊緣,也就是下圖的FAN_12V_RGB1。兩個插針位置不同,距離拉的比較開,設計上的作用就是讓接線上更加方便。
再來看看5V 3PIN插針的設計,與上面的12V 4PIN插針不同,這兩組都位于底部。一組位于底部的右側,靠近主板邊緣的位置,位于散熱風扇下方,對應由FAN_5V_RGB2的標識。
另一組在主板左側,位于PCI-e插槽下方,對應由FAN_5V_RGB1的標識。對于這個兩個插針位置的設計,個人感覺應該考慮將一個設計在頂部,這樣頂部幻彩ARGB風扇接線上會方便些。總的來說,兩組不同類型的插針,可以滿足燈光玩家的一個接線需求。
為什么上面沒有建議將兩個5V 3PIN插針全部設計在主板頂部位置,原因就是這款安鈦克P120機箱的緣故,它底部可以用來安裝三個12厘米風扇,接線上更加輕松。12V 4PIN RGB插針和5V 3PIN ARGB插針設計,可以讓你實現不同的燈光色彩搭配,也算是一種另類的燈光玩法。
四是七彩虹CVN X570M GAMING PRO V14主板采用了主流的雙M.2插槽設計,均使用PCI-e 4.0通道進行數據傳輸,支持NVMe協議,同時在數據傳輸速度上到了16GT/s,相比于PCI-e 3.0實現了帶寬翻倍,從而大幅提升了文件的讀寫性能以及游戲加載性能。
這個兩個插槽支持2280尺寸規格的M.2 SSD,同時支持MSATA和PCI-e GEN4 x4 SSD,不過僅僅提供了一個散熱金屬塊,對于有多塊非馬甲條設計的M.2 SSD用戶來說有些遺憾。
話說七彩虹CVN X570M GAMING PRO V14主板支持Raid模式嘛?支持,包括了RAID 0、RAID 1、RAID 10三種,不過目前RAID模式的啟用上有些麻煩。
五是七彩虹CVN X570M GAMING PRO V14主板提供標準的4個內存條插槽,在內存擴展以及搭建雙通道上更為自由。總內存容量最大支持64GB, 最高支持DDR4雙通道3200MHz規格的內存。對于雙通道上,默認支持超頻的是24插槽,主板上有明確的文字標識。注意邊緣的黃色帶部分,這也是燈光帶。
六是七彩虹CVN X570M GAMING PRO V14主板提供了三個PCI-E插槽,即1個PCI Express4.0 x16插槽,1個PCI Express4.0 x4插槽和1個PCI Express4.0 x1插槽,支持2-Way AMD CrossFire?技術。插槽均設計有金屬支架,起到屏蔽周邊干擾的防護,同時對于大型獨立顯卡來說,也提升了插槽的堅固性和承重。
對于其他細節設計上部分也簡單進行點評,
一是七彩虹CVN X570M GAMING PRO V14主板采用了Nichicon專業音頻電容,同時對音頻芯片+HIFI音頻芯片加入了保護罩的設計,用來有效屏蔽環境對音頻的干擾,另外HIFI高清音頻分割線的設計也起到了有效隔絕主板上復雜線路的高頻信號噪音干擾,確保音頻信號傳輸上的完整性、穩定性以及純凈性,提供更出色的音效體驗。這個黃色的分割線同時也是個LED燈帶,開機通電后便會亮起燈帶。
二是小螃蟹RTL8118AS-CG電競網卡的加入,同時搭配LAN Protection屏蔽罩的設計,可有效保護網絡連接的穩定性,防止復雜電路和電磁波對網絡的干擾。
三是豐富的CPU風扇插針和SYS_FAN插針,分布在了底部、頂部等位置上,不同位置的設計也讓風扇的接線上更為自由輕松,可以分別用來滿足PWM調速和實現風扇轉速監視與溫度監視的需求。
在接口設計上,七彩虹CVN X570M GAMING PRO V14主板提供了一個帶指示燈的千兆RJ45網口,網卡就是前面提到的瑞昱Realtek Dragon RTL8118AS,曾經是用在高端主板上的網卡,網絡傳輸性能上較為穩定。音頻的部分,七彩虹CVN X570M GAMING PRO V14主板采用的是6孔鍍金音頻接口設計,采用的realtek ALC892,支持新一代音頻標準Dolby True HD 和 DTS HD。在USB接口的設計上,提供了2個USB2.0接口、4個USB3.1 GEN1 接口(3個TYPE-A和1個TYPE-C)、2個USB3.1 GEN2 TYPE-A接口共計8個接口。
另外七彩虹CVN X570M GAMING PRO V14主板提供了一個PS/2鍵鼠兩用的插孔,視頻輸出上則是采用了DP+HDMI兩個接口設計,徹底舍棄了DVI和VGA接口。
七彩虹CVN X570M GAMING PRO V14主板在數量上提供了六個6Gb/s 標準的SATA3.0硬盤接口,接口朝向全部采用水平設計,數量上可以滿足大多數人的擴容需求。
基本了解完畢,下面進行實際裝機體驗點評。主板到手后,先對主板BIOS的部分進行更新。七彩虹在BIOS更新上有些另類,因為可以直接在Windows系統下進行操作,雙擊執行文件后直接等待,更新完成直接重啟即可,相對來說更適合普通用戶進行操作。
七彩虹CVN X570M GAMING PRO V14主板的BIOS界面偏暗系風格,以暗紅色為基調。設置分類上較為清晰,包含了高級、芯片組、安全、啟動和超頻五個部分,支持中文圖形界面,對應設置的修改上會較為容易。簡單對兩個部分進行點評,
一是在“高級”選項卡中,可以對處理器、風扇策略、電源、USB、硬盤等進行設置修改。風扇策略有手動模、智能和全速三種模式可選。
二是雖然沒有采用類似一鍵自動超頻的設置,不過在超頻頁面下,可以直接選擇預設的參數進行調節,比如核心頻率、CPU電壓,內存頻率也預設了多組參數和對應的時序可供選擇,可能調節上會有些麻煩,不過已經大大簡化了內存的超頻難度。
系統為原版簡體中文版Windows 10 RPO X64版本,未安裝任何殺毒軟件及優化軟件,也未對系統進行任何優化,所有驅動均已經用驅動精靈更新為最新的穩定版。
按照自己的喜好,直接先來兩個壓力測試,即AIDA64和Furmark下的雙烤,連續持續30分鐘,看看沒有黑屏的問題。這里除了Stress local disks外,AIDA64勾選其他所有選項,從實際的情況來看,整機運行正常,無藍屏、黑屏、重啟等異常問題出現。
至于整機功耗的部分,開機進入系統后待機功耗為79.5W,雙烤模式下的功耗為384.1W。
接下來搭配PCMARK10和3DMARK進行簡單的測試。
在整體的跑分上,3D mark下的Time Spy得分是9446,其中CPU得分是8893,CPU測試的部分為29.7fps。
PCI-E功能測試的部分,對應帶寬的結果為12.25GB/s。
在API開銷功能測試下,DirectX 11多線程下的結果為2897423,DirectX 11單線程下的結果為1838975,DirectX 12多線程下的結果為19877746,Vulkan下的結果為16964897。
PCMARK10 Extend模式下的總分為8491,常用基本功能對應結果為9891,生產力對應結果為8191,數位內容創作對應結果為10210,游戲對應結果16986。
來看看細項的部分,先說說CPU的部分,搭配CPU-Z最新版可以看到3800X可以輕松上到4515MHz,TDP為105W,核心電壓顯示的是1.04V,很低。從4515MHz這個參數也可以看到, PBO(Precision Boost Overdrive)是默認開啟的,功能類似于牙膏廠的睿頻。
簡單用CPU-Z做個對比,直接選擇3700X和i9-9900KF,僅僅基于下方圖進行點評。3800X性能上全面優于3700X正常,不過3800X能跟i9-9900KF性能持平或是優于i9-9900KF,這是有些讓自己意外的地方。
以AIDA64自帶的benchmark軟件為例,測試三次,取memory latency數值最高的一組,三次測試數據的差異均主要體現在Memory這一行的讀、寫、拷貝上,L1 Cache、L2 Cache和L3 Cache的部分則差異并不大,而三次測試中,CPU Clock和North Bridge Clock部分的結果是一樣的,基本穩定在4516MHz ,對于CPU性能上發揮上提供了很大的保證。
這是AIDA64另外一組BENCHMARK的測試結果。
再來看看Fritz Chess Benchmark中的表現情況,來測試一下多線程大規模運算能力,同樣是測試三次,這里取相對性能倍數最低的一組數據,三次測試結果中的性能倍數均能正常62,差異并不大。這組數據下的相對性能倍數為62.03,每秒千步為29775,是自己目前所有測試中結果最高的一組數據。
CINEBENCH這里直接選擇了最新的R20,其中CPU得分為5046cb,Single Core為521cb,MP Ratio為9.69x,可以自行跟自己的電腦進行對比。
再來看看游戲相關的部分,搭配七彩虹iGame RTX2070獨顯下的游戲性能。
單機游戲上選擇了《地鐵離鄉》《刺客信條奧德賽》,游戲畫質相關的所有參數的部分均直接選擇選項中的頂級,比如ULTRA或是Highest,游戲畫面分辨率為1920*1080,全部啟用DX12。
在《刺客信條:奧德賽》上,畫面質量選擇“極高”,關閉VSync、FPS限制、適應性質量,反鋸齒為高,總幀數為3627,平均FPS為59fps,最低為31fps,最高為93fps。
再來看看《地鐵離鄉》,搭配的是RTX2070顯卡,先選擇了Ultra模式下的benchmark,所有的參數保持默認,
Options: Resolution: 1920 x 1080;
DirectX: DirectX 12;
Quality: Ultra;
Texture filtering: AF 16X;
Motion Blur: Normal;
Tesselation: Full; Advanced
PhysX: On;
Ray Trace: Off;
DLSS: Off;
Hairworks: On;
Shading Rate: 100;
測試結果部分為,
Total Frames: 5588,
Average Framerate: 53.29
Max. Framerate: 103.07
Min. Framerate: 8.19
再看看RTX模式下的benchmark,所有的參數保持默認,
Options: Resolution: 1920 x 1080;
DirectX: DirectX 12;
Quality: Ultra;
Texture filtering: AF 16X;
Motion Blur: Normal;
Tesselation: Full; Advanced
PhysX: On;
Ray Trace: High;
DLSS: On;
Hairworks: On;
Shading Rate: 100;
測試結果部分為,
Total Frames: 5746
Average Framerate: 55.38
Max. Framerate: 96.05
Min. Framerate: 8.09
從9700K+Z390用戶的角度來看,蘇媽3800X+X570主板下的游戲性能還是稍弱于intel平臺。
最后談談燈光控制的部分,即下面的這款iGame Dynamic Light,可以實現自家特定產品的燈光聯動,比如顯卡、主板、內存一類的,可以在我的設備下看到當前支持燈光同步的設備。
七彩虹的燈光同步叫做ATMOS SYNC,可以手動關閉。通過此功能可以設置燈光模式、顏色、速度,也可以調節飽和度和亮度,提升了燈光的可玩性。
從實際的用途來講,雖然大廠的B450系主板可以通過升級BIOS來支持銳龍三代處理器,但X570主板比B450系主板更適合銳龍三代處理器,不管是通道速度翻倍的PCI-E4.0還是不再受溫度而限速的全速M.2接口,不管是所支持的更高內存頻率還是原生支持的USB 3.1 Gen2接口,可以確保對配件供電穩定的同時也能夠保證CPU、內存、SSD正常發揮性能,更適合對性能要求高以及喜歡超頻的用戶。本著X570在硬件配置上的提升以及實際性能表現,相對于B450系主板,也更值得銳龍三代處理器用戶選購,既然已經升級了CPU,主板也應該進行配套升級來體驗更佳的性能。
七彩虹CVN X570M GAMING PRO V14主板作為一款千元級別的主板,在用料上比較扎實,做工上也很成熟,值得關注的部分有以下幾個部分,
一是硬件配置上提供了10相供電,包含一體化的L.R.T 八腳MOS管和10K黑金固態電容,為CPU以及其他元件的穩定運行提供了穩定的供電保證,可以確保CPU性能的正常發揮;
二是大型金屬模塊、內襯散熱硅膠的寒霜冷凝散熱設計,搭配主動式風扇設計,保證供電、存儲、芯片組等高熱量區域實現良好的降溫效果;
三是提供了兩組12V 4PIN和5V 3PIN的插針設計,滿足了燈光玩家對RGB和ARGB的需求,搭配管理軟件可以實現對燈光的設置。
四是四個內存插槽的設計,可以輕松滿足部分玩家擴容的需求,對不同品牌的內存兼容性比較好,比如十銓、光威等。
五是提供了原生USB 3.1 Gen2接口,其中包含了一個type-C接口,滿足了擁有USB 3.1 Gen2接口的SSD、U盤用戶對讀寫性能上要求。
不過同時也要看到,
一是七彩虹的BIOS設置層級有些深,應該直接將常用的功能獨立出來,比如一鍵超頻,雙通道模式等,方便用戶操作;
二是M.2 NVMe 下的raid模式設置上有些小問題,導致沒有設置成功,只能等后續的的BIOS更新。
三是有必要提供兩塊M.2 SSD的散熱金屬片,畢竟主板支持raid模式,會有買兩塊SSD的一部分人來體驗raid模式下帶來的讀寫性能提升。
此外作為用戶,自然也是希望可以加入WiFi和藍牙功能,可以大幅提升實用性,方便聯網使用以及搭配藍牙鍵盤、鼠標、手柄等設備使用。
最后附上此次評測的硬件部分。CPU就是蘇媽3800X,本次評測的核心主角之一,采用7nm工藝打造、Zen2核心架構、八核十六線程、AM4接口設計,處理器CPU主頻為3.6GHz,Boost 頻率4.5GHz, 總緩存36MB(L2/L3緩存分別為4MB/32MB)。
內存條為光威Gloway悍將DDR4 16G 2400,時序為17-17-17-39,運行電壓也是主流常見的為1.2V,設計有大面積的散熱貼片來提升散熱性能。
七彩虹iGame RTX 2070 Vulcan X OC版獨顯,自帶顯示屏,支持與主板的燈光同步,用料上很扎實但也很重,水平安裝必須搭配顯卡支架。接口類型和數量上為3個DP接口+1個HDMI接口+1個支持視頻輸出的USB-C接口。此外提供了一鍵超頻按鈕,按下后BOOST頻率會提升195MHz。
鑫谷冰酷RGB智領版360水冷散熱器作為支持Intel、AMD雙平臺同時支持神光同步的幻彩ARGB水冷散熱器,作為賣點的部分,一是冷頭上可以顯示CPU溫度的設計,比較有新鮮感,讓玩家更加直觀的看到當前的CPU溫度;二是降溫有效;三是支持燈光同步,同時獨立遙控器的設計讓燈光管理上更加輕松,可以實現多種燈光和現實模式的切換,適合喜歡玩燈但是主板不支持燈光同步的用戶。但線控設計有些簡陋,接口數量不多,供電接口還是采用的IDE接口而不是SATA接口。
M.2 NVMe SSD當初是想選擇1T的 WD SN550來安裝體驗,考慮到主板支持RAID模式,便選擇了兩塊512G的ORICO 迅龍V500 M.2 NVMe SSD進行安裝,采用是64層3D NAND TLC閃存顆粒,CDM 4G參數下的讀寫性能上2063.2MB/s、1827.9MB/s 。
電源關系到供電的穩定性,直接影響到日常使用。電源就是10年換新、采用海韻FOCUS +方案的安鈦克HCG750 80PLUS金牌全模組電源, DC-DC架構、具備同步整流技術的全橋式LLC設計,屬于目前同類中高端電源中比較成熟、應用較為廣泛的一個方案。安鈦克HCG 750W 80PLUS金牌電源采用主流的12厘米FDB液態軸承靜音風扇,使用壽命更長,支持溫控,同時采用了單件式風扇網設計來降低異物進入,從而提升安全防護性,一體成型上蓋設計搭配加裝的橡膠墊來降低與風扇共振所產生的噪音。內部空間不算大但沒有明顯的緊湊感,不同元件距離拉的比較開,排列上較為工整。主變壓器是VRL39HB06,用來提供12V穩定輸出。主電容采用的是日本紅寶石Rubycon的450v560uf鋁電解電容,具備穩定耐用、省電等特性。繼電器的部分采用的是額定電壓AC/DC12(V)的宏發HF46F-G12-H1T,用來提供直流電流。
以上就是此次體驗的部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