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美國之后,光伏歐盟開始醞釀對華光伏產品雙反增加追溯期,產品而此前追溯原則極少出現在中歐貿易戰中。追溯
2月21日,歐盟江蘇南京一家光伏企業法務部人士向記者介紹,計劃歐盟委員會正在討論要求歐盟海關從3月起對進關的對華中國光伏組件(硅片、電池片及組件)進行登記,實施雙反從而為追溯征收反傾銷稅做準備,光伏“很有可能是產品從3月8日開始登記”。
在2月18日、追溯20日兩天,歐盟歐盟委員會即對對華光伏產品反傾銷案件分別舉行了兩場聽證。在此次聽證會上,除起訴方以德國Solar World為主導的EU ProSun(歐洲光伏制造商聯盟)外,包括英利綠色能源、天合光能、阿特斯陽光等中國光伏企業及支持中方的歐洲同仁均有與會。
“兩次聽證主要是審查此次反傾銷案的合法性,同時EU ProSun提出要求對2月底前進口歐盟的中國光伏產品進行注冊,由此為未來增添追溯性關稅鋪路。”上述法務部人士表示,EU ProSun認為歐盟雙反會**終成行,而中國光伏產品會在初裁的6月份前加大對歐洲的出口力度。
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對歐洲光伏產品出口高達204億美元,直接從業人口超過30萬人。如果歐盟對中國光伏的“雙反”案獲得通過,那么它將成為中國與歐盟歷史上**大的貿易糾紛。
2012年7月24日,EU ProSun向歐盟委員會提交反傾銷訴訟。9月6日,歐盟正式宣布,將對進口自中國的太陽能產品包括晶體硅組件、電池、硅片進行反傾銷調查。
此前,Solar World美國分公司曾在去年10月成功在美國提起針對中國企業的反補貼反傾銷調查,這直接導致了美國商務部在今年的終裁中對中國光伏征收30%到250%的高關稅。
“現在談穩增長,到哪里能一下子找光伏行業這樣200億美元的出口?其中又有100多億來自江蘇,江蘇省很是重視。”阿特斯陽光董事長瞿曉鏵對記者表示。
江蘇省光伏產業協會辦公室主任范國遠坦言,江蘇光伏企業的數量去年的統計大概近千家,就業人數大概在17萬左右。
“其實歐洲的大部分光伏企業是反對對華光伏產品的雙反行動的。舉個例子,和美國的雙反相似,這次申訴除了Solar World,沒有其它的歐洲企業正面出來附和,甚至我們的競爭對手、歐洲**大的光伏企業Q-Cell也沒有發起類似動議。”瞿曉鏵對此表示無奈。
在本次聽證會上,支持中國企業的AFASE(歐盟平價太陽能聯盟)的63家企業成員均有與會。AFASE發言人士強調,對華雙反將對歐盟大多數光伏企業的盈利和發展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這一影響包括就業、拖延平價上網實現的步伐、市場萎縮等。
獨立國際經濟咨詢公司Prognos近斯發表了一份報告,該報告基于20%、35%和60%的假設性關稅,對此次貿易案在整個歐盟范圍內“就業”和“經濟增值”等方面將產生的影響進行了量化評估。
評估報告稱,如果歐盟對華征收20%的懲罰性關稅,將在實施首年造成歐盟115600份工作崗位的流失,第三年將面臨175500份崗位的流失。歐盟經濟增值損失在當年將達47.4億歐元,第三年累計損失184億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