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輝:醫乃仁術,德者從之德者從之
來源: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2023-08-29人物小傳:汪輝,汪輝 1967年出生,醫乃畢業于原第三軍醫大學臨床醫學系,仁術曾任原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屈光中心主任,德者從之2016年退役,汪輝現為重慶星輝眼科近視矯治中心院長,醫乃主要致力于近視、仁術遠視、德者從之散光及老視等眼屈光不正的汪輝手術矯治及臨床研究。迄今完成各類屈光矯治手術10萬余例,醫乃先后在國際、仁術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著30余篇,德者從之獲重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汪輝國家專利2項,醫乃榮立部隊三等功兩次。
一個秋日暖陽的午后,來到汪輝教授創辦的“重慶星輝眼科近視矯治中心”總院。寬闊的大路旁,一幢三層小洋樓,大氣、雅致、潔凈,給人第一印象就是舒適。
醫院企劃部李單主任介紹,總院2019年創立的時候,只擁有這幢樓其中的一層,后來一年增加一層,到今年上半年終于完整擁有了三層樓,同時還相繼開設了三個分院。
這正是汪輝教授退役后二次創業之路的寫照: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臺階。
一生專注一件事:10萬余例屈光手術,無一失敗
汪輝1992年從原第三軍醫大學(現陸軍軍醫大學)臨床醫學系畢業后,進入云南陸軍59醫院五官科,主要從事眼科疾病的診治,于1997年調回第三軍醫大學附屬西南醫院參與屈光手術中心籌建,從此與眼屈光矯治——這一當時還屬新興的臨床學科結下“一生情緣”。至今,汪輝已專注此領域,深耕30年,完成手術10萬余例。
至于其中的成功率,汪輝教授自豪地說:“無一例失敗!”
這是一個令人驚嘆的數據。
對此,汪輝從兩個方面總結了自己的“秘訣”:
從技術層面,在軍醫大學這樣一個一流的平臺中,接受了更為嚴謹、規范的系統培訓,在部隊這樣一個特殊的環境中,淬煉了嚴格細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風,使自己無論在哪個崗位、哪個地方,都始終堅持以近乎嚴苛、完美的標準去對待每一項技術、每一臺手術,打下扎實的技術功底。
在個人層面,汪輝堅持“以患者為先”,始終站在患者的角度去考慮。從開始做第一臺手術起,他就把自己的私人電話印在名片上發給患者。
當時這一做法引來很多不理解,朋友問他:你這樣做就不怕患者半夜三更隨時找你麻煩嗎?
汪輝回答:“怎么會怕呢?我就是希望他們有問題能夠及時找到我,我也就能夠及時予以解答和幫助,問題得到了及時處理,不就能夠進一步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和術后的恢復嗎?”
的確,握著小小的名片,患者感受到的是一份來自醫生的真誠關懷,對醫生的信任油然而生。 “醫患之間建立了這樣的互信,剩下的都好辦啦。”汪輝說。
曾有一度,“眼科醫生自己都是戴眼鏡的,他們自己為啥不作近視手術?”這樣的質疑熱傳,導致很多人對相關技術難以產生信任。
為了打破傳言,汪輝自己于2000年左右,接受了近視矯正手術,2018年7月,又親手給剛剛高中畢業、400多度近視的兒子做了屈光手術矯治,他和家人的“以身相試”,可說是給了他的患者們一顆“強力定心丸”。
口口相傳,來找汪輝的患者越來越多。
讓他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位超高度近視患者。這位患者一只眼近視達2000度,另一只眼近乎失明。2009年,40多歲的他找到汪輝,請求為其手術。但經過檢查,他并不符合手術指癥。按照要求,最佳矯正視力需要達到0.3,但他0.1都達不到。患者苦苦哀求,他本來經營著一家小賣部,但超高度的近視,給他生活帶來很大困難,在小賣部門口卸下來的貨他都沒辦法搬到貨架上,因為他連貨架都看不清。如此下去,小賣部也很難再支撐下去,而他也不可能找到其他工作。他對汪輝說:“我現在幾乎生活都難以自理了,請您一定要幫幫我,我相信您,無論什么后果我都自己承擔!”汪輝深深感受到患者的痛苦,也被他的信任感動,最終冒著風險為他做了ICL晶體植入矯治手術,手術取得圓滿成功,患者術后矯治視力達到0.2,這個數字看似不高,但患者非常開心:“我終于能夠生活自理啦!感謝汪教授讓我的生活步入正軌!”
10多年過去了,這位患者一直跟汪輝保持著聯系,這份聯系里,沒有麻煩,只有患者對汪輝的無盡感激。
汪輝教授的口碑就是這樣在患者中積累建立起來。在他心里,這份口碑比什么財富都寶貴,這也成為他日后自主創業的堅實基礎。
以品為先:創業3年無一例糾紛
2016年,在軍隊編制體制改革的大潮中,時任西南醫院屈光中心主任的汪輝,看到科室各項建設業已完備、人才梯隊搭建也較完善,就主動申請退役,將更多機會留給年輕人。
想到退役軍人享有優厚的政策保障,汪輝覺得自己應該做一些更有意義、對百姓更有幫助的事。于是,在做了一年多其他醫院的特聘專家后,他決定自己創業,開辦一家按照自己的理念去做的眼屈光矯治中心。
作為一名醫生,他堅持把關注患者的安全和就診過程中的體驗感放在首位,而不是經濟效益。他提出“醫乃仁術,德者從之”的辦醫宗旨,與4位有著共同理念的團隊成員,一起打造“重慶星輝眼科近視矯治中心”。
2019年5月,中心在兩江新區開業。當時朋友們很擔心,認為中心選址偏遠,經營起來會很困難。
但汪輝看重的是店面周圍安靜優雅的環境。他認為,良好的環境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如果在一個周遭鬧哄哄、亂糟糟的環境中,再好的地理位置也會給人帶來不好的心理感受,不利于人體健康,從事醫療健康行業,就首先要給患者、客戶以及自己一個舒適的環境。
開業3年來的實踐證明,地理位置上的弱勢沒有影響“星輝”的發展,經營情況與項目計劃書的預期完全一樣。
“星輝”開展的屈光矯治并不僅限于近視,而是致力于打造全年齡段的視光服務體系,包括青少年近視防控、成人近視手術、老花矯正術以及視覺功能訓練、干眼理療、醫學配鏡等,從孩子到老人,都涵蓋其中。
在幾乎沒有做過商業廣告的情況下,憑借汪輝多年來在患者和親朋好友同事熟人中建立的信任和口碑,大家口口相傳,為“星輝”推薦來一個又一個患者。甚至有學校的老師和學生一起組團前來。
“星輝”也沒有讓他們失望。就在前不久,一位11年前在廣安做過近視矯治手術的患者,角膜瓣因為意外受傷導致嚴重并發癥,輾轉多家醫院沒能得到處理,經人推薦來到“星輝”,汪輝教授為她做了及時處理,術后不僅保住了傷眼,還恢復了較好的視力,患者非常滿意和感激。
三年來,“星輝”從最初1000㎡的門診中心發展到近3000㎡的眼科大樓,從一個中心發展為“兩城四院”(一個總院位于重慶兩江新區,三家分院分別位于重慶沙坪壩區、大學城和貴陽開陽縣),職工從最初的20余名到如今醫、技、護等各部門工作人員80余人,從5000余年門診量到近2萬人,還打造了百級層流手術室,配備世界領先水平的眼科檢查及手術專用設備,特設“透明”手術室直播手術全程……
“星輝”在規模上不斷擴大,在“軟實力”上也讓人驚訝。
一個數據可以管窺:據介紹,開業至今,“星輝”已為一萬多位近視患者解決了戴鏡問題,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廣泛贊譽,至今無一例糾紛!
這對于一家醫療機構尤其是民營的醫療機構來說,是非常不容易的。
做到這一點,汪輝認為,得益于團隊緊緊圍繞“醫乃仁術、德者從之”的宗旨,始終站在患者角度,要求員工“以品為先” ,從而為“星輝”口碑的傳播打下堅實基礎,確保了良性發展。
汪輝說:“沒有良好的品德、品性作為做人做事的基礎,最終就很難不走上以逐利為目的,那就背離了我們的初心。所以我們對品德、品性的要求比對業務水平的要求更看重。”
“星輝”的企業文化以“品、專、美”為主題,“品德”放在第一位,然后是對專業、專注和美的追求。
另一方面,“星輝”也注重在制度管理層面予以引導。
在員工的績效考核中,“星輝”沒有設置經濟指標,而是側重于工作量的完成,且不與收入掛鉤,有效避免了員工的單純逐利行為。
員工說,在“星輝”,工作起來沒有雜念,只需要圍繞“怎樣為患者好”這件事來做。沒有人愿意為了追求經濟利益而去做出損害患者利益的事。在幫助患者選擇手術方案時,他們都是站在患者角度,從是否適合患者出發,而不是從價高價低去對患者進行引導和暗示。反而是經常可以聽到他們對客戶說:“不要考慮去做3萬多的,這個1萬多的對你就很好了。”
汪輝說:“我就是常常跟大家說一句話:在星輝,我們每個人所做的一切,都要對得起自己、對得起患者。”
熱心助力公益 積極回饋社會
去年8月,罕見高溫肆虐下的重慶北碚縉云山山火救援牽動全城,許多平凡的普通人作為志愿者沖上救援一線,“星輝”在第一時間也組織起醫護人員志愿小分隊,前往一線開展為救火隊員沖洗眼睛、處理燒傷燙傷等醫護工作。
在山火救援取得圓滿成功后,被這些“平凡英雄”深深感動的汪輝及“星輝”員工們,發起了以“讓平凡被看見”為主題的公益科普活動,從志愿者中遴選出4名符合手術條件的不同程度近視患者,為他們免費開展ICL晶體植入術,完成近視矯治。
由汪輝在“星輝”手術間親自為他們手術,網易新聞全程直播,同時由該院醫務部萬莉主任在直播間進行實時講解和屈光矯治手術的科普講座,引來136萬+人次觀看、20多家主流媒體關注報道。
其實,建院以來,汪輝一直熱心公益,帶領“星輝”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公益活動,回饋社會。
此前他們已先后為參與一線抗役的醫護人員、災害救援的消防人員等開展了多次公益手術。
作為“重慶市青少年近視防控科普基地”和“渝北區社會實踐基地”,一直致力于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公益事業,走進幾十所學校,舉辦近百場近視防控科普講座,為近十萬名學生進行了視力篩查并建立視力檔案,同時還走進社區開展20余場義診。汪輝目前受聘為青木關中學、南開兩江中學、醫藥高等專科等學校近視防控特聘專家。
汪輝介紹,未來“星輝”還將重點關注青少年近視防控,計劃在各區縣布置具有公益性質的視光診所,與當地學校合作,對學生進行定期視力篩查、建檔、防控,為青少年視健康起到一個規范化的管理、監測作用。
“從事醫療行業本身也是一種‘善舉’,能夠堅守初心、用自己的技術、提供一個好的平臺,讓更多屈光不正的患者重新獲得清晰視界,為他們的生活‘錦上添花’,就是我生命中最有意義的事情。”
退役后的汪輝,依然熠熠生輝。
(文/肖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