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人登月準備進展如何?選人標準是載人準備準什么?楊利偉透露了這些→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2023-10-17在神舟五號飛行的21小時23分鐘里,楊利偉說他只睡了半小時,登月因為時間太寶貴,進展而他所有的何選體驗和感受也都成為了中國航天員首次在太空獲得的第一手經驗。神舟五號任務圓滿完成后,人標尤其是楊利最近10年來,中國載人航天發展也進入了快車道。偉透現在,露→對于航天員來說,載人準備準無論是登月天上的生活條件,還是進展地面的訓練方式都有了很大變化。都有哪些變化?來看專訪。何選
總臺記者 勞春燕:我記得您在自己的人標書里寫過,您當時還花一萬多塊錢,楊利買了一臺攝像機。偉透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 楊利偉:因為那個時候,我們來學習的前幾年,我們是沒有模擬器的。不像現在,大家看到我們的背景,都是一比一空間站的模擬器,航天站里可以一比一學習。進入任務不到一年的時間,我們才把模擬器研制出來。大家排著號在里邊學習和訓練。當時買了個攝像機,把這里邊的視頻、照片,把它做出來,在電腦里邊去做。
楊利偉:這邊是我們空間站一個模擬的地方,主要做實驗的。我們在執行任務前,航天員在這里邊真正工作了一個月,吃喝拉撒睡全在這里邊模擬。
勞春燕:除了不是失重。
楊利偉:對,這里邊就跟太空當中是一樣了。這里邊就是空間站里邊。
勞春燕:這就是臥室。
楊利偉:對,我們的臥室。大家看到有些不同的機柜,還有一些就餐區。
勞春燕:那個是貨包吧。
楊利偉:對,那都是貨包。
楊利偉:再往那邊去,就是接著天舟。這里邊有很多的把手,這都是為了航天員在里邊工作操作方便,控制自己身體、姿態。
楊利偉:這就是他們的私密空間,有一個懸窗能看外邊。
勞春燕:現在空間站的條件真的很好。
楊利偉:我們整個空間大概50立方米,我飛行那會兒才6立方米。
勞春燕:這是風箱,每次航天員出征的時候都要拎一個風箱。
楊利偉:通風用的,我們在出征的時候他用這個,防止航天員在里面穿著很熱。把通風打開之后,它這里邊就會有個循環,就不熱了。
楊利偉:我們飛天的航天服比這個復雜得多了,它就是一個小的航天器把它濃縮到服裝上,有防熱的、阻燃的、防輻射。有很多很多不同的氣密,有很多層來組成。
楊利偉:整個服裝有120多公斤。這個服裝比我們最初神舟七號飛行那會兒也做了很多改進,那個時候在場外暴露大概工作四到六個小時,現在我們是要大于八小時的工作時間。
楊利偉:這是一個大便的收集裝置,這是一個小便的收集裝置。在失重情況下,他要把自己的腿固定上,要不然就飄走了,后面帶著一套除臭的一些裝置。
楊利偉:跟他聯系緊密的是尿處理子系統,尿罐、尿液箱,要蒸餾的。通過這一套設備,進一步處理之后,就可以重復使用了。
勞春燕:這尿液也是有用的。
楊利偉:現在回收比例非常高,達到85%以上了,處理完之后我們是可以喝的。我們現在環控生保系統,我們叫再生式的。我飛行那會兒我們叫攜帶式的,所有東西都是帶上去的。
勞春燕:這樣就能夠減少上行的壓力,一克千金。
勞春燕:訓練方式跟神舟五號準備的訓練方式有什么變化?
楊利偉:這變化太大了。一個是更科學了,另外項目更多了。早期的飛行都是短期的,而且每次任務都是突破性的。現在,長達半年甚至將來有一年的飛行,可能要求就又不一樣了,這樣給我們的訓練帶來很多特點,現在更加科學了,更加有針對性了。
楊利偉:關鍵是我們現在手段更多了,包括我們的設施設備。第一批來的時候我們還去跳傘訓練,現在我們到了第二批、第三批就不需要了。比如說我們的出艙,我們可以在水槽里邊模擬失重。
勞春燕:您現在是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但是您同時也是航天員,現在還在繼續訓練嗎?
楊利偉:對,航天員的基礎訓練我們還都在參加。
楊利偉:每年我們會對航天員進行評價,我們第一批的航天員,因為相對來講年齡都比較大了,所有的訓練大家都一樣要做。包括轉椅、離心機,包括現在離心機,我們還在做8個G,我們還都是達到優秀的水平。我離心機基本上就沒出過前三名,轉椅就更強。
勞春燕:照現在的話來講,也就是很“卷”。
楊利偉:你在這里邊你還想比別人做得好,那就得下功夫。航天員最優秀的品質就是堅持。
勞春燕:心里會有遺憾嗎?
楊利偉:當然會有遺憾。看到我們同批的一些,第一批的航天員飛行兩次三次四次,很多次的飛行,實際上是有沖擊的。
勞春燕:你很羨慕他們。
楊利偉:那當然了。
勞春燕:您怎么看使命、責任和犧牲?
楊利偉:國家利益高于一切,你為她哪怕去付出生命,這是值得的。神舟一號發射的時候,航天員們自己在一起聊天就在講,50%的安全把握,敢不敢上?50%我們就敢上。實際上我們的工程都是百分之九十九點幾。
勞春燕:勇敢的背后是責任。
楊利偉:祖國利益高于一切,這就是從我們在成立大隊的時候,可能植入大家心里邊的這么一句話。
楊利偉:20年了,我們有變的,有不變的,變的可能是我們很多工程的發展。對航天員來講,不變的真是初心,作為航天員,就剛才您在問為什么還在一直參加訓練,實際上作為航天員,初心就是這樣。
太空探索是一場永遠在路上的遠征。載人航天三步走戰略完成,中國空間站全面轉入應用和發展階段的同時,中國航天員也在為向深空邁進的新征程做著準備。
勞春燕:下一步就是載人登月。
楊利偉:針對直接登月任務,目前還沒有進入。我們現在前期的一些工作已經在做了,比如說登月的航天員一定是經歷了我們空間站的飛行,我們希望他有飛行經歷和經驗,我們現在第四批的航天員選拔,這里邊比如說他的知識結構,包括訓練的一些項目,都會往我們將來登月這方面做一些考慮。
楊利偉:第二個就是從訓練項目上,現在我們的飛行,我們進入到空間站,是完全在微重力環境下。將來比如說到了月球,還有1/6的重力,這樣對人的協調性、操作性有要求,因為在太空當中還要進行月球車的操作。
勞春燕:現在航天員系統已經在為載人登月做準備了。
楊利偉:對是這樣的,因為前期工作一定要做的,我們的訓練設施現在就得著手去做了,因為它一定要有研制過程。航天員很多的訓練項目,包括一些大綱,包括像需要什么,現在也要做了,服裝現在已經進入研制階段了。
勞春燕:到時候我們選拔載人登月乘組的時候,會有哪些特別的要求和標準?
楊利偉:一定要有豐富的飛行經歷,或者是經驗。第二個要有更好的心理品質,可能比我們飛空間站的時候要有更好的心理品質,畢竟飛得更遠了。
勞春燕:從空間站到登月,將來我們還會去往更遠的星球,這方面我們在做準備嗎?
楊利偉:實際上現在我們在做登月,但登月一定不是最終的目標,將來可能會去更深遠的太空探索,這也是我們去搞載人航天,利用這種資源為人類服務的一個目的。(央視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