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此起彼伏的后車展季各種車展和火爆的促銷活動陸續進入尾聲,本市汽車市場進入“后車展季”,天津不少消費者陷入“等新車上市”抑或“買老款現車”的車市車算糾結狀態。業內人士提醒,進購汽車市場尤其是新款新車市場,理想和現實往往有點“距離”,好成對于已經推出但還未上市的后車展季新車,消費者務必調整好心理預期。天津
“期待”成本有點高
最近一段時間一直在選車、車市車算等車的進購市民劉先生對記者說:“今年‘五一’小長假期間我可沒閑著,不僅看了咱家門口的新款車展,還專門去北京看了車展,好成看得熱血沸騰的后車展季,越看心氣兒越高,天津打算等等新款車上市再出手!車市車算”他告訴記者,自己本來已經看中了一款合資SUV車型,現款在售車型的現金優惠最高已經達到6萬-8萬元區間,性價比很高,但在北京車展上看到了即將上市的新車型以后,漂亮的外觀和更豪華的內飾讓他和家人更期待新款。對此,該品牌4S店的銷售人員坦言,從目前得到廠家的最新消息來看,新車型要等到7月初才能上市,如果算上一些4S店提前預訂的訂單,目前下單的話等車的時間成本至少要超過3個月甚至更久。購車成本方面,新車短時間內很難有現金優惠,而且針對熱門的配置及車身顏色,一般都會有店內選裝配件、裝飾等“隱藏條件”,無形中還會增加1萬-3萬元的購車成本。如此算來,即將上市的新款可能比在售的現款車,最終成交價高出近10萬元,如此高的“期待”成本是否劃算,需要消費者自己細心衡量。
“現實”落差也不小
對于車展上的新車陸續上市,不少有經驗的消費者都表示,“現實”中新車到店后往往會與“理想”中的愛車有一定落差。“車展上那臺是個高配,實際新車到店之后,覺得高配的性價比并不高,而低配和車展上看到的差距又太大!”去年就開始準備置換新車的市民梁先生分享了自己的看車、選車經驗。他告訴記者,車展上往往展出的都是旗艦車型,部分展車甚至是增加了定制內飾、外觀套件等“附加產品”,所以基本都是理想的高大上。例如,去年某品牌車展上展出的車型官方指導價為29萬-45萬元,但車展上展示的車輛其實增加了運動套件和定制內飾,實際參考零售價已經超過50萬元,這實際上已經進入市場上更高一個級別車型的價格區間。不少消費者看完車展再到4S店看到中低配車型時,無論車輛的內飾還是外觀,都讓人大呼“坑爹”。
對此,業內人士提醒,消費者在考察車展車型,尤其是還未上市的車型時,不要完全以車展上的展車作為參考,應該盡量詳細了解新車上市的具體時間和上市的標準配置等多方信息,調整好心理預期后,再與相關車型進行對比和試駕就更為合理。
標簽:市場 購車 車市 成本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