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醫院信息科管理者,醫院我們平時在管理的信息過程中,更側重的科項是要保證團隊成員能夠按照你的期望值完成任務。今天的目管這篇文章里,我會進一步展開講一些項目管理的理中技巧。這些技巧一部分來自我個人的技巧思考和實踐,另一部分得益于我的醫院老師:黃昊、陸慧菁、信息王磊等人的科項悉心指導和啟發,真實可行并且有效,目管希望對你的理中日常管理工作也有幫助。
第一技巧:我們在做項目計劃的技巧時候,要對多個項目進行細分重組
怎么理解呢?我們從做這件事的醫院目的說起。在給組里多個人分配項目的信息時候,我們往往需要考慮的科項因素包括以下的內容。
1. 先評估能力,再分配任務,每個人的能力要和任務的難度匹配。
2. 每個人任務完成所需時間要盡量平等,也就是要達到一種負載平衡。
3. 每個人得到的任務里,挑戰有意思的工作和臟活累活的比例要大致相等。
4. 每個人任務里有足夠的挑戰,能夠幫助其成長,又不至于太難而讓其望而生畏并產生挫敗感。
5. 不同人的任務之間如果有依賴性,在分配任務時要安排合理的順序,確保不會有人被別的人或事阻塞。
6. 每個人的任務里都應該有一個主題,就好像故事有一條主線。這樣,成員會覺得自己參與了一個比較完整的任務,進而產生成就感,而不是感覺做了一堆雜活。
達到這些目的的手段,我們姑且就稱其為“細分重組”。這個過程又包括兩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你需要把所有要做的事,細分成一個個的小任務,每個任務的大小、完成需要的時間都大致差不多。如果有比較大的任務塊,就盡可能地切分成幾個小塊。這需要管理者對項目本身的重點和任務細節有很好的把握。
第二個階段。把這些大小均勻的任務塊,按照上面提到的因素,分裝到幾個虛構的 “箱子” 里,然后分配給團隊成員。這就像個打包裝箱的過程,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每個箱子一定都有一個主題,也就是說,如果你想給這個箱子起個名字,你一定能找到那個名字,并很好地概括其中的內容。最后,保證每個箱子在內容、重量等各方面都比較均衡。完成了這個工作之后,后續項目的每一步,作為管理者的你都能做到心中有數。同時還能避免后期執行中一些可能的弊端,例如,有的人工作繁重疲累不堪,有的人則早早完成了自己任務,缺乏挑戰。這種任務劃分的方式還會讓每個人更有成就感和責任感,因為他們完成的是一整個故事。
第二個技巧:工期估算
一般情況下,信息科主任都會對每個任務的完成時間有自己的判斷,但最終還是要和接受任務的員工溝通清楚,并尊重對方的意見,確保雙方能就任務時間線達成一致。有了承諾,工作的目標性也會更強一些,畢竟,截止日期才是最好的效率工具。這一點非常重要。如果不是雙方達成一致的協議,或者不是雙方都認可合理的時間估算,一旦后期出現不能按期完成任務的時刻,就很容易出現一些令人不愉快的交流。同時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工程師在做時間預算的時候,會過于樂觀。我見過的廠家大部分工程師都樂觀、積極、自信,他們沉浸在代碼的世界里,試圖把軟件做到最好,往往卻會忽略時間因素。當核對工期的時候,他們會根據自己的經驗給出一個非常樂觀的期限。
和普通人一樣,工程師們也會高估對復雜邏輯的處理能力。甚至,有時候工程師給出的工期是自己負責的那部分完成的時間;然而,一個功能的完成,包含編譯、單元測試、提交代碼、集成測試、功能測試、性能測試和上線。如果不是特別留意,這些細節往往會泯滅在項目進度的時間表里,無法體現。即使是一個很有估算經驗的工程師,在新項目中也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新的問題,你會驚奇地發現,上一個項目中的方法在新產品中失靈了。另外,開發中遇到的技術瓶頸或難以解決的 Bug,也會耗費程序員大量的精力和時間,這時候我們能做的事情只有等待,給他們時間去披荊斬棘,直到問題解決。
所以,在這個階段,往往需要技術領導給出參考性的意見和建議;除此之外,你最好留出一些緩沖的時間,因為實際工作中總會有一些不可預見的情況發生。
第三個技巧,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實時跟蹤,并準備好 B 計劃
信息科領導者要做好兩手準備,比如,團隊中有一部分人突然表現失常了怎么辦?項目由于其他原因被阻塞了怎么辦?
這時候我們需要做好以下兩點。
1. 我們在 “細分重組” 中把工作分成了小塊,在完成過程中,我們還需要設立各種里程碑。其中,有一些長期的大里程碑,也有一些為期一周到兩周的小里程碑。這些里程碑就像你上高速行駛之前給自己定的目標:幾點前要到某個服務區,幾點前要到某個城市等等。有了這些里程碑,管理者就可以通過它們進行實時跟蹤,了解項目的進度,看看項目這輛汽車是不是還正常地行駛在高速路上,是不是拋錨了,是不是沒油了,等等。
2. 一旦出現延遲,管理者要和負責人一起分析原因,詢問對方能否追上進度,會不會對整個項目的進程有重大影響。如果問題不嚴重,可以暫時不做調整,繼續跟進。如果影響比較大,就需要啟動 B 計劃了,比如調整執行的人員、提供額外的資源、分析執行的方法、甚至你需要重新考慮項目進度。
通常情況下,如果這三點做得比較好,我們的 B 計劃就不會用上,這也是我們期待的最好結果。
來源:筱筱創新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