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研究發現,議運除了吸菸、動原到高到麼喝酒、則從不健康飲食之外,提升「身體活動量不足」也是議運慢性病的重要危險因子之一。一般人如果臥床超過一個星期,動原到高到麼肌肉的則從力量就會因為長期缺乏活動而減少20%。肌力下降對年輕族群來說,提升只要持續復健就可恢復原本水準,議運但對身體機能逐漸退化的動原到高到麼長者而言,可能是則從無法逆轉的傷害,將嚴重影響他們的提升健康與日常生活能力。
許多人都曾聽過,議運標準的動原到高到麼運動需符合「333」原則,也就是則從每周至少運動三次、每次超過30分鐘、心跳達到每分鐘130下。但其實「333」原則,對老是坐著不動的人還是不夠。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提升為「533」,頻率每週五次或每週150分鐘以上的運動量;兒童及青少年每天至少60分鐘或每週420分鐘以上。
不過,對於高齡者來說,要落實533原則有一定的難度。還好近年來,國內外多項研究顯示,並非一定要符合533原則的運動才有效,即使只是散步、健走這類簡單活動,也有提升身體健康的效用。
激烈、需爆發力的運動對年長者的心血管及骨骼來說,可能反而是一種負擔,因此,想要養成運動習慣的長者,可以先從溫和的輕度運動開始,等到身體習慣了運動的感覺之後,再慢慢提高強度。而伸展、散步、健走、慢跑、太極拳、外丹功等較為和緩的活動,都是長者可以嘗試的運動。
以最簡單的步行來說,長者只要利用外出買菜、採買日用品、倒垃圾的時候活動,就能夠維持下肢的肌力、鍛鍊呼吸循環及心肺功能。若長者的體力尚可負荷,則可在安全的情況下,有意識地增加步行的速度,達到稍微出汗、呼吸微急促的程度,效果更好。
除了健走之外,大家熟知的太極拳也是老少咸宜的運動。進行太極運動時,透過練習重心轉移、伸展肢體,能夠提升年長者的肌耐力和平衡感,有效降低老年人意外跌倒的風險,同時還能增加運動者的柔軟度和心肺耐力。由於太極拳的動作相當緩慢,動作的難易度也可依據個人狀況調整,所以,不會對運動者的肌肉和骨骼造成太大的負擔,是年長族群值得嘗試的運動之一。
一般而言,每一次的運動應持續超過30分鐘,但考量到長者的體力和耐力有限,將一天的份量分成三次,每次10分鐘也沒關係。而建議的運動頻率則是每周至少三到五次,才能達到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強體適能的目的。
要特別注意的是,不論年紀多大、不管運動的項目是什麼,在運動開始前必須要有足夠的暖身運動,結束之後也要做緩和運動,放鬆緊張的肌肉。而年長者的心肺功能較為脆弱,應避免在太熱或是太冷的氣溫下運動,如果想要進行極具爆發性、短時間內需快速移動的運動,事前也要審慎評估自己的能力。
運動對高齡者的益處很多,除了上述的改善體適能、增強肌肉力量和柔軟度、降低跌倒風險之外,還能預防心血管疾病、腦中風及肥胖。如果能和家人、街坊鄰居、朋友結伴運動,更能兼顧社交,遠離憂鬱、睡眠障礙和情緒低落。因此,如果家中長者時常待在家中、躺在床上,應鼓勵他們走出門活動,讓身心靈的健康都獲得一層保障。
本文經優照護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
延伸閱讀
- 「請放心出門工作!」優良照服員提供長輩居家照護,有效舒緩家人身心負擔
- 家中是長輩活動時間最長的地方,居家環境該怎麼注意安全?
- 髖部骨折號稱「老人殺手」!長輩跌倒骨折照護復健六要訣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蕭汎如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