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股今(23)日震盪整理緩步上攻,臺股帶動指數一度超過百點,創歷收盤在17,300,史單師麼說上漲1.19%。日成昨日午盤過後多空激戰,交天劇烈震盪拉回翻黑,量後成交爆大量達到6,448.89億元,續該創歷史單日成交新天量。何操研究顯示成交量與股市息息相關,作聽無論高、分析低點都要注意成交量的臺股變化。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說明,創歷爆出天量是史單師麼說一個訊號,飆很兇的日成股票要留意,點名航運、交天鋼鐵等傳產族群要當心。
- 市場泡沫疑慮:缺料造成產業「重複下單」?童子賢:如果到了最尾段真的要擔心
創歷史單日「成交天量」 後續操作分析師這麼說
《經濟日報》報導,兆豐國際投顧協理黃國偉表示,臺股近期回檔仍守住月線,所以昨天震盪收黑,爆出歷史大量後,接下來應觀察月線16771點附近能否守穩,若能守住月線則上升趨勢未變,萬一跌破月線則整理時間可能拉長。
黃國偉認為,成交量變大的主因,可能是投資人獲利了結賣出,促使股價急殺造成,並非認賠殺出或看空臺股。
《經濟日報》報導,華南投顧董事長儲祥生認為,爆出天量的原因,可能是航運類股熱到最高點後,陷入多空交戰,股價開高走低,單是長榮就有600億元的成交金額,鋼鐵股也有500多億元的成交總額,且都留下長長的上影線,反觀電子族群就相對穩定。
他繼續剖析,這恐代表這段時間「飆很兇」的航運、鋼鐵等傳產族群要小心了,但不意味著「完蛋」,而是要反省,這陣子受惠疫情,天時、地利以及人和的航運族群未來走勢變化。否則就會像2017年被動元件缺貨,激勵國巨股價飆上千元後跌落,投資人不得不謹慎。
《鏡週刊》指出,康和證券投資總監廖繼弘持不同看法認為,根據過往經驗,臺股爆量後會有「高價」出現,但短時間會遇到修正,成交爆大量來自於電子股轉弱,許多資金轉向傳產股,因此換手跟當沖的量自然變多。從去年至今年的股市走向來看,成交爆大量後,震盪不久會站上高點,只有時間快慢的差異。以目前來看,月KD值、週KD值及9日KD值都有鈍化的現象,代表態勢很強,所以未來有機會往上攻。
《自由財經》報導,投資專家杜金龍觀察,昨日航運、傳產股大跌,電子股尾盤拉上來,臺股上市櫃成交量合計7千億元,臺股市值53兆元。至目前高價電子股股價回檔,今年都是每月20日左右出現波段回檔,這是因為法人會在此時做一個小結算。今日外資及陸資買超29.14億元,大賣航運與面板雙虎,對臺灣50反1買超萬張、連買三個交易日,期貨多單減2萬8734口。接下來國際股市的表現尤其重要,美股若還繼續創高,臺股則能繼續衝。
- 鋼鐵股漲勢一飛沖天!國際鋼價不斷走升,現在還能不能上車?
成交量與股價呈正相關 分析師:勿追價應採「以靜制動」策略
面對成交量的變化,張雅惠的《價量關係之新解:量作為交易資訊異質性的指標》論文中指出,股價與成交量藉由實證發現有顯著關係,其中包含三個結論:
- 當股價產生反彈或是「反轉」的時候,其當天的成交量必呈現倍數的增加。
- 如果是「反彈」當天成交量增加的倍數和未來股價的漲幅呈現正相關,但是反轉當天的成交量和未來股價的跌幅沒有呈現顯著相關性。
- 股價變化絕對值與成交量呈現正相關。
由此上述可知,無論是在高點反轉或低點反彈,都跟「成交量」有關。舉例來說,低點反彈是股價呈下跌趨勢,因下探速度過快,而彈起回升到某一價位的表現;反轉則是指股票在高點,有強烈的趨勢轉換形成逆轉局面。而兩者間皆與成交量有相當大的關聯。
從過去研究可以看出,價量關係的微秒變化,大部分均指出「價量」間呈現正相關,少部分的學者認為價量之間關係並不顯著,但不可否認的,「價」與「量」在股票市場中是重要變數,也普遍受到實證結果支持,透過了解價量關係,將有助於對市場結構的瞭解。
面對臺股高檔爆出大量的情況,《工商時報》報導,摩爾投顧分析師鐘崑禎指出,由於臺股在萬七上的類股輪動快,賣壓較重的傳產原物料族群,建議散戶不要過度追價,可以用「以靜制動」因應,目前資金快速輪動臺股會持續震盪劇烈,要出現大幅度的反彈有難度。即使資金回流到電子股,傳產原物料行情也只是暫時熄火,不代表行情結束,尤其鋼鐵、塑化、航運報價不斷上漲,不容易預測天花板在哪裡。市場投資人要居高思危,做好風險管理才不會把之前賺的都賠光。
延伸閱讀:
- 美再制裁!「多晶矽」若成為下一個新疆棉,全球太陽能產業恐斷鏈
- 傳Apple Car與LG合作,鴻海這次吃不到蘋果?業界駁斥韓媒臆測可能失準
- 美股正邁向「史詩級泡沫」?進退間應借鏡墨基爾的穩健投資哲學
新聞來源:
- 臺股爆歷史新天量 法人:後續觀察月線支撐(經濟日報)
- 臺股創高強震6448億天量 法人:股市小白勿恐慌(經濟日報)
- 臺股爆6448億天量不妙? 技術分析大師:整理後再攻(鏡週刊)
- 臺股震出天量6448億多頭告終? 杜金龍:防守月線(自由財經)
- 臺股爆天量下殺危險了? 專家揭真相(工商時報)
責任編輯:莊貿捷
核稿編輯:翁世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