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12月23日電 (孫成平 何寧 許婧)“五十年前的交通中澳聯合公報開始了雙邊合作、交流、大學對話的上海征程,五十年后的交通今天我們云端相聚,以行動證明了這一點。大學人與人之間的上海友好是國家之間保持友好關系的關鍵,心與心的交通交流有助于達成更深的理解和友誼,讓我們共同期待更具互動、大學合作、上海繁榮、交通和諧的大學中澳關系。”清華大學外國語言文學系王敬慧教授說。上海
為慶祝中澳建交50周年,交通上海交通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與清華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21日共同舉辦中澳高級別人文對話會議。大學會議以線上形式舉行,來自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墨爾本大學、悉尼大學、阿德萊德大學、西澳大學、莫納什大學等中澳多所機構院校的知名學者相聚云端,旨在增進中澳人文學者之間的學術交流與跨文化對話,著力提升雙邊在教學科研、社會交流、文化互鑒等多維度的合作深度和廣度,以人文性、社會性、前沿性視角探索中澳社會追求踐行的共同價值理念。
此次會議的發起人,上海交通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彭青龍教授指出,自從1972年正式建交以來,中澳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的交流走入快速發展階段并取得了矚目的成績。中澳高級別人文對話平臺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形勢背景下,為雙邊互信互鑒、互學共生、和平共處注入了人文智慧,有助于我們以內視角重新認識本國歷史文化,以外視角觀察理解文明間的獨特差異,并以全視角思索多元文明、共同價值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構建。
澳大利亞著名小說家Nicholas Jose(尼古拉斯·周思)分別從中、澳雙邊角度回顧了半個世紀以來中國的澳大利亞研究發展,提出了“相聚”和“相互”的學術交流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未來應該以互惠共贏的目標推動跨學科、跨領域、跨區域的澳大利亞研究。
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張勇先教授分析了近年來中國對澳大利亞形象認知的變化,結合中國的社會文化走向,試圖揭示出中國年輕一代發生認知變化的原因,為改善雙邊關系提供可能的解決方案。
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王臘寶教授以閱讀Les Murray(萊斯·默里)為例論述了跨文化閱讀的特點,指出無論是澳大利亞詩人書寫中國還是中國讀者閱讀澳大利亞詩人的詩歌,都體現出交際中“文化框定”的認知。中國讀者在對默里的閱讀中有時會產生種種誤讀,這體現了“文化框定”的消極作用,需要進一步在跨文化交際中進行探討。
北京外國語大學澳大利亞研究中心主任李建軍教授通過澳大利亞國家圖書館中的照片和相關資料考察了澳大利亞作家和社會主義者Ralph-de Boissiere的中國之旅,以微觀視角審視了中澳文化交流的歷史進程。
學者們還展望了未來,提出了多元文明互生互鑒的新可能。西澳大學Greg McCarthy(格雷格·麥卡錫)教授認為,兩國學者的對話能夠為深入理解文明文化提供借鑒。
悉尼大學Terry Flew(傅德瑞)院士指出,澳中交往的50年中,民族主義與全球化進程并行,各個國家與地區對文化身份和文化認同的焦慮不斷升級,而數字化平臺可能會為超越差異、構建交流提供新形式。
上海交通大學人文學院王寧院士論述了全球化時代下語言媒介對文化交流的重要功能,提出作為通用語言的英語不僅體現在個人之間的交流,而且體現在文學和文化的溝通和交流,強調英語作為中國學者與國際同行平等對話的重要工具。
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劉樹森教授聚焦中國和澳大利亞的人文交流和國家現代化進程,指出中澳兩國盡管在歷史、社會和文化方面存在差異,但都經歷了從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的經濟向以工業化和現代化為特征的城市化社會轉型,雙邊人文交流在這一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也將助力兩國走向合作、互補、共贏的未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