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宮博物院,七夕收藏著一幅名為《乞巧圖軸》的網絡古代人物繪畫作品,其作者是中國著名的清末海派畫家任伯年。圖中描繪了農歷七月初七這一天,節夕一群青年女子在月夜下圍聚石案周圍,畫里畫外話用一枚繡針投入一只水碗中,七夕以此進行“卜巧”“乞巧”等民俗活動。網絡
清 任伯年《乞巧圖軸》
這是中國古代女子在七夕當日進行的一項傳統乞巧祈福游戲活動。每到農歷七夕,節夕女子相約在一起,畫里畫外話輪流著手捏一枚繡針,七夕輕輕地丟放到水碗中。網絡借助水的中國浮力,繡針能夠漂浮在水面上,節夕在月光照射下,畫里畫外話針的周圍會出現微微的水紋,水紋的陰影投射到碗底形成不同的形狀。人們會依據波紋的投影來祈福,比如女子投針時出現的波紋越復雜,就預示著她可以繡出美妙又豐富的織品;假如投影呈一把梭子的形狀,預示著天上的織女愿意賜巧給這位女子,這算是最好的乞巧結果了。
當然,“投針乞巧”的民俗活動,只是七夕節當天眾多乞巧活動的一種,寄寓著古代女子對“巧”與“美”的普遍追求,祈望自己能像天上的織女一樣心靈手巧。除此之外,還有像“對星引線”“對星祭拜”以及陳列花果和女紅等小巧精美的日常用具用以“乞巧”,讓我們看到古代女子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要說“七夕節”成為我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因為牛郎織女的愛情傳說了。雖然這段故事有許多不同的說法,但故事的結局是一致的,那就是王母娘娘最終被織女與牛郎的真情感動,允許他們在每年七月初七銀河相會。每到七夕當晚,喜鵲會飛到天上,在銀河之上架起鵲橋,讓牛郎織女佳期相聚。因此,“七夕”也便有了更加浪漫和深刻的愛情寓意,成為青年男女們格外重視的日子。
如今,七夕節也被青年男女們稱為“情人節”。不過,由于古代“七夕節”的民間傳統習俗活動中并沒有涉及多少情侶約會的民俗活動,因此一些民俗學專家認為稱七夕節為“情人節”不夠妥當,而稱其為“愛情節”更好。其實不論怎樣稱呼,“乞巧”與“愛情”仍舊是七夕節中兩項重要的民俗文化主題,并且兩者之間緊密聯系。古時七夕節的民間民俗活動也大多圍繞這兩大主題發生,且又同時與女性密切關聯,所以,七夕節被稱作“女兒節”也就不足為奇。
每到農歷“七夕節”,我國多地的民俗活動中,依然沿襲著古代“七夕”節慶的雙重文化含義——“乞巧和愛情”。在廣東一些地區,青年女子們在每年七夕前就將稻谷、紅豆、綠豆等提早浸泡在瓷碗中發芽,待到臨近七夕節時,她們會用竹篾紙軋制和裱糊起一座座鵲橋,配上谷苗、豆苗,制作出色彩美麗、形態豐富、工藝精巧的節日飾品。到了農歷七夕當晚,她們還會擺起供桌,盛上種類豐富的花卉、水果以及女紅織物,大顯制作工巧;把水果切削、拼疊成眾多可愛的鳥獸形狀的大果盤;用絲線繡織羅帳、帷幔、桌裙,并精心插花;用彩色的綢緞扎成精致的雛偶,一男一女代表牛郎織女團聚等,盡情展示其巧手工藝。此外,浙江的“七夕香橋會”、湖南的“七夕浴發”、山東的“拜七姐”“作巧花”、四川的“染指甲”、陜西的“扎巧姑”“剪窗花”,廣西的“七夕儲水”等,都是人們對我國傳統七夕乞巧文化習俗的當代傳承。
伴隨著商業社會的快速發展,“七夕節”也被越來越多的當代青年男女們借以愛情之名,賦予更多的消費文化觀念。他們常常興奮地稱“七夕節”為中國的“情人節”,使“七夕節”更多地呈現出一種充滿時尚氣息和浪漫情調的大眾消費文化體驗,展示出更多的時尚文化元素和商業文化氣息。隨著“七夕節”越來越多地成為一種線上線下共同作用、面向青年男女的消費時尚,青年男女也越來越愿意去了解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所蘊含的“乞巧”文化意涵,并主動參與到傳承“乞巧”傳統文化活動的美好體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