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7年12月10日向全球征集方案起,中央中國作經過一年多的美院比較選擇與多方論證,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展示概念設計方案競標終于塵埃落定,將承計工由上海世博會執委會審定并經上海世博會中國館領導小組批準,擔世由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的館設設計團隊領銜的概念設計方案最終獲得通過,并確定由中央美術學院承擔總體設計任務。中央中國作
日前,美院潘公凱院長代表中央美術學院與上海世博局簽訂了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展示深化設計的將承計工框架合作協議。上海世博局特聘潘公凱院長為中國國家館總策劃兼藝術總監,擔世聘請黃建成教授為設計總監,館設組成了以中央美術學院城市設計學院為主體,中央中國作有臺灣躍獅、美院廣東集美、將承計工上海水晶石等參加的擔世設計團隊,設計團隊還專門聘請徐冰、館設諸迪、呂勝中教授為藝術指導。
潘公凱院長率領設計團隊考察了中國國家館現場,制訂了嚴謹而明確的工作計劃,開始了為期5個月的深化設計工作,上海世博會組委會將在適當的時候向全社會公布中國國家館總體展示設計方案。
本次上海世博會有近200個國家館和40余個國際組織館、企業館參展,中國國家館是上海世博會的重中之重,從中央到地方都非常關注,怎樣表達中國城市發展的主張和態度,如何凸顯中國文化的特色和中國社會發展的現狀并藝術化的表現成為中國國家館的首要任務。
據了解,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由中國國家館、中國地區館和港澳臺館組成,其中中國國家館的建筑面積為3萬平方米。為了更好地演繹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中國國家館的展示主題是“城市發展中的中華智慧”。展館將通過“生命之光”、“自然之美”、“生活之樂”和“文明之脈”等內容,詮釋自強不息、師法自然、和而不同、厚德載物等對中華民族的發展起重要作用的價值觀和方法論。作為上海世博會的一大亮點,中國國家館不僅要承擔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的光榮任務,更要傳達本屆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以及歡樂、和諧、幸福的生活理念,所以對本次征集的展示方案要求非常之高。
中國國家館整個設計工作將在5月底完成第一階段深化設計任務,預計從6月份進入制作階段,2010年5月1日正式開放。整個世博會期間,預計全球將有7000萬人參觀世博會,其中中國國家館將接受來自全世界預計900萬觀眾的檢驗和觀展。
不是找差異性和冷門,不炫耀設計本身,做這類場館展示設計,并不是簡單的圖像的問題。對于設計這個事情,圖像部分所占的重量向來很小。設計本身就是個智慧的概念,“設計”在中國古文字當中是沒有的,有的話也只用于軍事,“設計”在中國文化中的意思原為“謀略”。現在設計更要體現智慧的概念,不需大加描述。設計是為展示內容服務,是一個輔助的工具,而不是為了炫耀設計感本身。
中國國家館的展示主題中“中華智慧”包括對場館的內容細節圖像的東西不僅僅是世博會對中國文化簡單的炫耀,應該是中國文化智慧的一部分。我們怎么看世界,我們和世界如何相互溝通,而不是尋找彼此差異的問題,我們和西方只不過在某個階段上文化選擇不同,中國文化積淀了一些特別的東西,這是中華智慧的結晶。
我當時參與的中國館計劃部分是展館分成上中下三層,參觀者先上最頂層,從上面往下俯瞰,慢慢下行,三層都有不同的主題,但這個并不是最后的確定方案,可能仍舊要改。中國符號當然會用到一部分,如何使用讓人喜憂參半。傳統不是時尚花瓶,但中國現在對傳統有了肯定的態度,覺得傳統是重要的,傳統在現代人們的心里有位置了。對傳統的態度成為一種希望,提供了一種可能性,能夠期待有一個將來。
城市,確實讓生活更美好,中國正在城市化,而30年的中國城市化過程是比較模糊的城市化。中國人一躍從農民變成都市的人,我們不能否定從農業社會脫胎的事實,農村變成的城市,不是高樓大廈能夠掩飾得了的。我們能否真正建成西方那樣的都市呢?中國要有自己的方式,歐陸經典、羅馬花園在北京這樣的城市角落里出現其實并不是光榮的事,那意味著我們并不完全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