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四月天”,諾貝美麗的爾化獨墅湖校區迎來了2001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著名的學獎校名有機化學專家——美國斯克利普特研究中心(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教授K. B. Sharpless一行。Sharpless教授應我校邀請,得主受聘為我校名譽教授。授br受授4月15日上午,譽教在炳麟圖書館學術報告廳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諾貝受聘儀式,我校副校長路建美教授代表學校為Sharpless教授頒發了聘書。爾化
K.B. Sharpless教授于1941年出生于美國費城,學獎校名1968年獲得斯坦福大學博士學位,得主1968年至1970年分別在斯坦福大學和哈佛大學進行博士后研究。授br受授1970年至1977年、譽教1980年至1990年為麻省理工學院教授,諾貝1977年至1980年為斯坦福大學教授,爾化1990年至今為美國斯克利普斯研究所W. M. Keck化學教授。學獎校名Sharpless教授一直致力于不對稱氧化催化反應的研究工作,所發展的Sharpless不對稱環氧化反應和不對稱雙羥化反應是他對化學和制藥工業界的最大貢獻。由于其在手性催化氧化研究領域所取得的成就,他于2001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近年由其發展的合成新概念“點擊化學”,也廣泛應用于藥物開發和分子生物學的諸多研究領域中,成為目前最為有用和最吸引人的合成方法之一。
報告廳里坐滿了慕名而來的師生。為一睹諾貝爾獎得主的風采,許多學生甚至在臺階上席地而坐。
受聘儀式結束后,Sharpless教授為在座的師生進行了題為“aNew Perfect Click Reaction”的報告,這是他在點擊化學(click chemistry)領域中另一個突破性的進展。Sharpless教授侃侃而談,以獨特的視角和見解向400多位師生詮釋了簡單化學的真諦。他說他不希望只去合成那些復雜無用的結構,而是盡可能用簡單的方法去完成“有用”的化學,這也是他孜孜不倦,無怨無悔追求一生的目標。一個小時的精彩報告,無疑奉獻了一場學術盛宴,引來師生們陣陣贊嘆,讓在座師生感受到學術大師風采的同時,也使大家深受鼓舞。
之后,促成Sharpless教授此行并專程陪同前來的美國愛因斯坦醫學院吳鵬教授,也受聘為蘇州大學客座教授。吳鵬教授曾是Sharpless教授的優秀博士生,他為材化部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Imaging Glycans in Living Organisms”的精彩報告。
Sharpless教授還參觀了材化部實驗室,他夸贊路建美教授的“吸油寶”材料是“Magic”,并親自做了吸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