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研究顯示,虛弱虛弱(frailty)可能是失智失智癥的早期指標,失智癥狀出現前十多年就「預示」它將發生,期徵有助及早辨識失智高風險族群,虛弱提前預防並為臨床實驗招募受試者時提供重要選擇依據。失智論文 11 月線上發表於《JAMA Neurology》期刊。期徵
澳洲昆士蘭大學綜合分析之前英美等國四項研究高齡者失智癥的虛弱長期追蹤數據,合計近 3 萬名 60 歲以上參與者健康資料。失智團隊據參與者各階段的期徵健康數據,計算不同時期「虛弱指數」(frailty index,虛弱註)。失智納入計算虛弱指數的期徵健康缺陷(deficits)包括高血壓、癌癥、虛弱慢性疼痛、失智憂鬱、期徵聽力障礙及行動困難等數十種病癥及功能障礙。受試者缺陷愈多,虛弱指數就愈高。
結果顯示,虛弱指數與失智癥風險有高度相關,且指數每增加 0.1,失智風險顯著提升 18%~73%。且虛弱指數快速增長常發生於失智癥確診前四至九年。更早階段(八至廿年前),虛弱程度就明顯較高。顯示虛弱可能是失智癥早期預警訊號,提醒醫師和家屬注意,應盡早採取措施以減緩虛弱速度,延後或降低失智癥風險。
主要科學家澳洲昆士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健康服務研究中心 David Ward 博士解釋說:「我們發現,高齡者每多四至五種健康缺陷,失智癥風險平均增加約 40%。相反的,身體越健康者,失智風險就越低。」
如何預防虛弱和減緩失智風險呢?Ward 博士建議,可從營養、運動、藥物管理及社交聯繫等「四大支柱」著手。1. 攝取足夠蛋白質和均衡營養,有助維持肌肉與身體機能,避免虛弱進展;2. 有氧運動與重量訓練,可改善心血管健康,增強肌肉骨骼強度,降低跌倒及體能衰退;3. 避免不必要或過度用藥,減少藥物副作用;4. 參與社區活動、與親友保持互動等社交聯繫,能增進心理健康,降低焦慮、憂鬱風險。
總部位於美國芝加哥的阿茲海默癥協會(Alzheimer′s Association)是全球失智癥領域最具影響力機構之一,資深科學家 Lycia Neumann 博士指出,多年研究表明,虛弱與失智癥有一定關聯。但她強調,並不代表兩者有直接關係。虛弱與失智癥成因皆很複雜,相互作用機制未完全釐清,尚需更多研究探討驗證。
註:虛弱指數=缺陷項目數 ÷ 總項目數,如共納入計算指數項目為 30 種,某受試者有高血壓、慢性疼痛、聽力障礙三種缺陷,虛弱指數即為 3 ÷ 30=0.1。
- A New and Early Predictorre of dementia?
(首圖來源:Image by Freepik)
文章看完覺得有幫助,何不給我們一個鼓勵
請我們喝杯咖啡
想請我們喝幾杯咖啡?

每杯咖啡 65 元




您的咖啡贊助將是讓我們持續走下去的動力
總金額共新臺幣 0 元 《關於請喝咖啡的 Q & A》 取消 確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