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 (記者蘇曼麗)“我國經濟發展出現了一些新的央行應關階段性特征,長期矛盾和短期問題相互交織, 宏觀調控面臨更多‘兩難’選擇。宏觀”央行昨天發布的調控地產《2012年中國金融穩定報告》如是表示,同時認為我國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加大,面臨物價走勢仍需關注。兩難
物價走勢仍需關注
對于目前的注房經濟形勢,央行認為,風險我國經濟發展出現了一些新的央行應關階段性特征,長期矛盾和短期問題相互交織,宏觀宏觀調控面臨更多“兩難”選擇。調控地產
控通脹還是面臨保增長是央行宏觀調控的兩難選擇。目前,兩難通脹壓力略減,注房6月份的風險CPI同比增速跌破3%,但二季度GDP同比增長7.6%,央行應關 創13個季度新低;上半年GDP增長7.8%,3年來首次破8。澳新銀行大中華區研究總監劉利剛認為,中國經濟第二季度表現表明經濟放緩比預期更嚴重。
央行認為,今年世界經濟形勢仍將十分嚴峻復雜,經濟復蘇不穩定性、不確定性上升,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短期內難以有效解決,主要發達經濟體的經濟復蘇進程依然緩慢,新興經濟體宏觀調控難度加大。我國經濟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和問題仍將突出,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加大,物價走勢仍需關注,金融領域潛在風險仍然存在,維護金融穩定面臨新的挑戰。
引導經濟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長轉變
今年央行已兩次降息和兩次下調存準率,5月以來,貨幣政策寬松步伐逐步加快。
“2012年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增強調控的針對性、 靈活性、前瞻性,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促進經濟繼續由政策刺激向自主增長轉變。”央行表示。
目前市場普遍認為,像2008年一樣的大規模經濟刺激政策不太可能再次出現,但包括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降息在內的措施預期很高。
劉利剛認為,由于政策反應較為滯后,加上外部不確定性因素仍舊較高,中國經濟周期性回升將較為溫和。央行將在下半年降準三次,未來進一步的降息則將取決于通脹的表現。
■ 看點
居民愛存款
報告披露,近年來,存款占居民金融資產的份額持續下降,2010年末存款占比為63.8%,較2004年末下降8個百分點,保險及養老金的比重仍然較低。
從金融資產構成來看,存款在我國居民金融資產中的比重仍遠高于一些發達國家。與主要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居民對各種保險產品的消費水平較低,2010年末保險準備金在我國居民部門金融資產中的比重僅為10.6%,而保險及養老金準備在美國、英國、德國和日本居民金融資產中的比重分別為29.2%、53.4%、36.1%和28.6%。(蘇曼麗)
■ 相關新聞
“應關注房地產風險”
新京報訊 (記者蘇曼麗)央行《2012年中國金融穩定報告》還披露了2011年底對17家銀行的壓力測試。報告指出,房地產、地方融資平臺、銀行表外理財等領域風險和客戶集中度風險應當引起關注。
測試包括五大行在內的17家商業銀行資產總額約占銀行業金融機構總資產65%。在整體不良貸款率上升400%的重度沖擊下,銀行體系資本充足率將從12.33%降至10.89%。其中,大型商業銀行下降1.63個百分點,股份制商業銀行下降0.92個百分點,股份制商業銀行的抗壓能力比國有大行要更高。
根據9個重點領域風險敞口測試結果,房地產、地方融資平臺、銀行表外理財等領域風險和客戶集中度風險應當引起關注。在初始狀態,17家商業銀行中資本充足率高于11.5%的有11家,但如果個人住房貸款、房地產開發貸款不良率分別增加7.5個百分點和15個百分點,17家銀行中將有5家的資本充足率跌至8%至10.5%,5家為10.5%至11.5%,另外7家資本充足率將大于11.5%。
地方融資平臺貸款不良率增加15個百分點,4家銀行資本充足率低于10.5%,5家為10.5%-11.5%,還有8家將大于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