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量婚禮小而美,輕量為減負點贊
編輯:湯曉雪 來源:錢江晚報 瀏覽次數: 次 發布時間:2024-02-20 16:36:38 【字體:小 大】據錢江晚報報道,婚禮過去的減負國慶假期,為自己舉辦一場小而美的點贊“輕量婚禮”,頗受年輕人歡迎。輕量簡單的婚禮儀式,少量的減負嘉賓。為了減輕親朋好友的點贊經濟壓力,一對新人還設計了互免卡,輕量約定互不送禮金?;槎Y
為這些小夫妻的減負開明豁達鼓掌。婚禮從簡一方面是點贊受疫情的影響,是輕量對抗疫的支持,但更重要的婚禮還是年輕人觀念的改變。擺脫世俗的減負束縛是需要勇氣的,尤其是當婚禮跟面子家境、身份地位這些捆綁在一起時。在那套話語體系中,人家高我還要更高,攀比心理作怪下,彩禮越收越重,操辦的規格也越來越高,壓得新人喘不過氣來。
可一旦選擇理性對待,天地就寬了。拿人情往來說吧,每至國慶這樣的節假日,請帖狂轟濫炸,生生將祝福變成了負擔。還有彩禮,意思一下就行了,動不動數十萬上百萬,弄得天怒人怨。可是在一些地方,彩禮一說基本從社會生活中消失了,即使有也只是象征性地收一點。難道這里的新人就不幸福了?
大操大辦的婚禮能掙來的所謂面子虛無飄渺,但增加的負擔卻是實實在在的?!拜p量婚禮”提供了一個契機,讓我們深入思考婚姻問題的一些弊端,打破一些傳統的觀念。
婚姻原本是愛情的結晶,可是在一些地方,人們給婚姻附加了過多的條件,結不起婚不是一句玩笑話,而是現實。
現在的問題是,婚姻的成本太高了,高到結次婚需要傾盡全力,需要父母傾盡所有。這樣的婚禮是不是過于沉重了?如果這就是所謂的完美婚禮,那婚姻本身就已經變味了。說到底,這樣一場以父母一輩子的積蓄換來的所謂完美婚禮,不過是一種變相的啃老。
對社會也是這樣,高成本的婚姻必然對年輕人的生活用度產生擠出效應,影響全社會的幸福指數、生育意愿。小夫妻們的嘗試在堅冰上打開了一道口子。可是能不能從這道口子開始打破怪圈,進而催生出一個婚禮的新風氣來,還有賴于社會的理解和支持。
有人說,離開父母的支持談婚姻似乎過于理想化了,對中國社會而言并不現實。是不現實還是我們過于執著了?比如,為什么一定要有房子,還得有大房子?一步到位真的合理嗎?卸下重擔,才能輕裝上陣,婚姻也需要一個減負的過程。
錢江晚報評論員 高 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