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新華︱雪位于山南市浪卡子縣境內的措嘉冰川(無人機照片,2022年6月4日攝)。全媒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聯合國大會2022年12月通過決議,+世宣布2025年為國際冰川保護年,界冰并將2025年起每年的川日川3月21日定為世界冰川日,旨在提高人們對冰川在氣候系統和水文循環中重要作用以及冰川快速融化影響的域高原認識。
青藏高原是美冰地球上中低緯度地區冰川分布最廣泛的地區,被譽為“亞洲水塔”。新華︱雪眾多形態各異的全媒冰川構成了雪域高原獨特的壯美畫卷。
第二次青藏科考冰芯鉆取團隊科考隊員在海拔6100米的+世普若崗日冰原頂部作業。普若崗日冰原是界冰世界上高原冰川的典型代表,是川日川中低緯度最大的冰原,也是域高原青藏高原上最厚的冰原(2024年9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這是美冰位于昌都市邊壩縣境內的祥格拉冰川(無人機照片,2023年8月17日攝)。新華︱雪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這是阿里地區日土縣境內的拉布拉冰川(無人機照片,2019年8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這是位于西藏那曲東部比如縣境內的薩普冰川(2020年10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這是阿里地區日土縣境內的拉布拉冰川(無人機照片,2019年8月4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這是日喀則市仲巴縣境內的杰瑪央宗冰川(無人機照片,2024年8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鳥瞰普若崗日冰原。普若崗日冰原是世界上高原冰川的典型代表,是中低緯度最大的冰原,也是青藏高原上最厚的冰原(無人機拼接照片,2024年9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這是位于日喀則市江孜縣境內的卡若拉冰川(無人機照片,2022年6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這是第二次青藏科考冰芯鉆取團隊在海拔6100米的普若崗日冰原頂部設立的科考營地。普若崗日冰原是世界上高原冰川的典型代表,是中低緯度最大的冰原,也是青藏高原上最厚的冰原(無人機拼接照片,2024年9月30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這是位于日喀則市亞東縣境內的卓木拉日雪山(無人機照片,2024年8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西藏山南市浪卡子縣境內恰央錯旁的冰川(無人機照片,2025年1月26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
這是那曲市羌塘無人區內的藏色崗日冰川(無人機照片,2024年5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這是位于拉薩市尼木縣境內的瓊穆崗嘎冰川(無人機照片,2022年3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這是日喀則市境內的珠峰東絨布冰川(2020年5月22日攝)。新華社記者 晉美多吉 攝
這是日喀則市境內的珠峰東絨布冰川(2022年5月6日攝)。新華社記者 姜帆 攝
這是日喀則市仲巴縣境內的杰瑪央宗冰川(無人機照片,2024年8月24日攝)。新華社記者 丁增尼達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