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毒奶粉到有毒泡菜,工商從蘇丹紅一號到立頓紅茶,總局近年來,大頑消費者遭遇的疾危及國食品安全事件已難列舉。根據國家工商總局近日的百姓監測結果,水果、食品大米、安全嬰幼兒配方乳粉、工商水產品、總局飲料、大頑蔬菜、疾危及國鮮肉、百姓發酵性豆制品、食品膨化食品、安全葡萄酒等10種關乎百姓日常生活的工商食品,不合格率已接近10%。工商總局有關負責人分析說,以下六大頑疾正在危及我國百姓的食品安全: 第一,包裝類食品標簽不規范。有的食品標志不清、不齊,有的包裝外觀比較粗糙,有的食品標志上配料表標注不全,還有一些食品沒有標注食品名稱、廠名、廠址,沒有生產日期或保質期。不少食品添加了防腐劑,但在標志中沒有注明。 第二,食品添加劑不符合標準規定。發酵性豆制品違規添加防腐劑苯甲酸的情況較多,一些不法經營者為了防止產品變質,延長產品的變質期,不按標準要求組織生產,導致超范圍使用食品添加劑。也有的企業由于采購的原料中含有防腐劑,造成產品防腐劑含量不符合標準。部分葡萄酒也存在濫用食品添加劑現象。 第三,有些食品的成分含量不符合要求。監測中發現少數奶粉在生產加工過程中摻入大量的代用品,經過極為簡單的加工、調味、膨化等工藝過程配制而成,有些甚至根本沒有牛奶成分,蛋白質含量嚴重不足,低于3%,實質上已不是奶粉,危害極大。 第四,有些食品的衛生指標不合格。在監測的膨化食品中,有8組商品菌落總數不合格,3組商品大腸菌群不合格,嚴重危及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專家指出,膨化食品制作工藝不嚴謹,原料處理不規范,外包裝不嚴密均有可能造成大腸菌群和菌落總數超標。 第五,水產品重金屬超標問題比較嚴重。監測發現,水產品的問題集中在揮發性鹽基氮和重金屬超標。這是因為“海水魚”是捕撈產品,需經過保藏、運輸,如果控制不嚴,會造成新鮮度指標“揮發性鹽基氮”不合格。同時,由于近年來海水污染日益嚴重,亦反映到海產品中,重金屬“鎘”超標是環境污染帶來的結果。 第六,注水肉現象依然存在。本次對鮮肉的監測發現,29組不合格樣品水分含量均超標,從監測情況看,鮮肉中的農藥、重金屬殘留等安全指標令人滿意,但是注水肉的現象還是比較嚴重,有些樣品水分含量達到80%以上。(張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