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用線電極和管狀膜代替?zhèn)鹘y(tǒng)的種新液流電池中的扁平電極和膜,研究人員已經將電池的有望源尺寸縮小了75%。這種面積和復雜性的大規(guī)減少可以降低液流電池的成本,而液流電池是模儲在電網上存儲可再生能源的主要領跑者。
根據(jù)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的存間數(shù)據(jù),太陽能和風能的歇性增長速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快。在保證穩(wěn)定的可再前提下,為了使這些間歇性能源成為電網的種新常規(guī)部分,將需要電池大規(guī)模儲存能量。有望源
液流電池是大規(guī)一種很有前途的技術。與鋰離子電池在固體電極中儲存能量不同,模儲液流電池將化學能儲存在儲槽中的存間液體電解質中。這些儲存的歇性電荷在電力模塊中轉換成電流(反之亦然),該電力模塊是可再大量電化學電池。
每個電池都有一個正電極和一個負電極,種新由一層膜隔開,當電池充電和放電時,該膜允許某些離子通過。為了操作電池,兩種電解質被泵送通過反應堆電池的兩側。
理論上,通過增加水箱的尺寸,液流電池可以很容易地擴大到兆瓦時。它們也可以具有更長的壽命,并且比鋰離子更安全。不過,它們的成本仍然很高,每千瓦時的資本成本約為800美元,是鋰離子電池的兩倍多。佐治亞理工學院化學和生物分子工程教授Nian Liu表示:“但它們可以便宜得多,我們的工作加速了這一過程。”
Liu和他的同事專注于重新設計電源模塊,它占了液流電池成本的40%。今天的細胞仍然基于幾十年前的平端板、電極和膜的結構。它們還有一些非活動部件,如框架、橡膠墊圈、雙極板和流量分配器,它們占據(jù)了電池的大部分體積,降低了電池的功率密度。“他們也讓它很貴,”Liu說,“而且它們不是必需的。”
該團隊從化學分離行業(yè)“借”來的新電池配置消除了這些組件。在他們的設計中,0.65毫米寬的管由離子傳輸材料Nafion制成,充當膜。研究人員將碳纖維陰極穿過管子。然后,他們將其中四根管子放在一根更大的2毫米塑料管內,并將一根鋅絲穿過,作為陽極。在操作過程中,團隊通過外部塑料管泵送一種電解液,通過內部四個較小的管泵送另一種電解液。
在這種設計中,電極和膜之間的距離從平面電池中常見的幾毫米下降到不到一毫米,從而提高了功率密度。Liu說:“我們把這個東西做得非常緊湊。所以我們使用更少的材料來實現(xiàn)相同的性能。更少的材料意味著更便宜。”
使用鋅碘化學(液流電池技術中常用的化學成分之一)進行的概念驗證測試表明,電池的充電密度約為1322瓦/升電解質,放電密度約為306W/L。對于傳統(tǒng)的平面電池,這些數(shù)字分別低于60W/L和45W/L。研究人員于1月3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https://www.pnas.org/doi/full/10.1073/pnas.2213528120#executive-summary-abstract)上報道,這種電池持續(xù)了超過2500次充電循環(huán),并與其他典型的液流電池化學成分兼容。
Liu估計,管狀設計應該可以將液流電池功率模塊的成本降低大約一半。此外,電池中的所有組件都是現(xiàn)成的,擴大反應堆電池的設計應該很容易,因為它是基于化學工業(yè)中常用的設計。
他預計液流電池的總成本在未來幾年會下降。他說,目前已經有很多關于改善電解質的研究在進行,“而且人們也開始考慮回收電解質。如果這一點得到證實,那么電解質的成本可以大大降低。”
該團隊將很快與一家液流電池公司簽署研究合同,該公司將贊助進一步的研究,以擴大管狀液流電池的規(guī)模并對其進行基準測試,并在更大的系統(tǒng)層面上分析設計。
審核編輯 :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