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樓市新變局!橫盤未來大部分城市房價將進入偽“橫盤”模式!原創
住房不炒,樓市在2019年,新變被多次強調,局未價將進入基本上奠定了未來十年樓市的大部基本格局——未來再想著炒房,十年翻一番、分城翻兩番,市房式賺幾倍錢的偽模概率幾乎歸零(黃奇帆)。
房價漲跌的橫盤牽動面太廣了,有多廣呢?
剛畢業的原創學生只要家里負擔的起,大部分開始準備供房貸;
那些畢業幾年還沒買房的樓市人,大部分都在籌首付上車;
第二部分,新變是局未價將進入已經上車,準備置換改善的大部人群;
除此之外,剩下的,是一大堆炒房客,無時無刻不期待房價繼續大漲。
一、何所謂橫盤?
股市里的橫盤,意味著這只股或者整個市場價格不變,一段時間內容,它的價格走勢基本上是一條直線。
樓市想要達成股市中那種真正意義上的橫盤,基本上不可能,樓市的橫盤,是一種相對橫盤。
比如,之前房價一年漲50%,以后房價漲幅不超過5%就算是“橫盤”。
顯然,這個橫盤是個偽橫盤。
二、未來大部分城市房價將會形成偽“橫盤”的格局。
過去幾十年,房價漲幅最大的深圳,2019年年初就定下了一個樓市長效機制:二手房漲幅不超5%。
蘇州也發布了全年房價漲幅目標必須控制在5%以內的長效機制。
既然是長效機制,至少就要持續三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從抑制房價上漲這句話中,可以簡單的分析出,房價上漲可以,但是不能漲多了,當然,這句話沒提到房價下跌,也就是默許,房價下跌的情況盡量不出現或少出現。
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當時我們定下的觀念是將房地產作為經濟拉動的新增長點。
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到2015年,我們調控了多次樓市,抑制房價過快上漲,但是大勢所趨,房子要拉動經濟,調控只是預防泡沫過熱,而不是真正要阻止這個趨勢。
2019年,這個歷史的拐點來了,我們重新給房地產下了定義——穩房地產,要讓房地產從中拉動經濟主力軍的位置中淡出。我們要發展實體經濟,樓市依舊是國民經濟的支柱,但不是拉動的增長點,而是穩健點。
2017年后的房地產調控也是大勢所趨。
調控的背后,其實就是一個字——穩!
比如2010年-2015年,深圳樓市相比2015-2017年,就叫穩。
三、“橫盤”會持續幾年?
過去房價大漲,是因為房子有了金融品的屬性。
市場也出現了很多有趣的現象:
房價大漲時,剛需一大把;
房價下跌時,剛需不見了。
剛需去哪兒了?房子成了金融品,剛需也變成了投資者,追漲殺跌。
2020年,我們給房子的定義是:房子用來住的,那么,房子應當回歸居住的本質,成為消費品。
本質的回歸、經濟中角色轉變、貨幣M2增長穩?。?0%以內),條條款款都意味著,未來五年、十年,房子總體都會處于這種偽橫盤中。
四、偽“橫盤”,該不該買房?
多數一二線城市,在這種橫盤的情況下,每年上漲3-5%,值不值得剛需購買呢?
有人說,買房后租金回報率大多數城市不超過3%,商貸5%以上,即便是公積金貸款也要3%以上,買了完全沒賺頭嘛。
是的,這筆賬,正是算給投資者看的。
如果是剛需群體,就應該看到,只要你有住房需求,早點買其實更有利。
1、對于剛需而言,房貸利率一直存在,早買是5%左右,晚買也不會有太大變動。
2、對于大多數人而言,能夠接觸到的理財產品收益一般為2%-5%左右,一二線樓市基本上也能達到這個投資收益。
3、購房自住,可以減少租房支出。
不過以上是針對一二線城市的建議,即便是哪天我們需要資金,房子還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在保值的情況下售出。
但中小城市就比較困難了,想要維持5%左右的上漲,中小城市真不一定能夠辦到。
中小城市人口流入少,房子自主率高,即便是未來房子維持不漲不跌的情況,部分人口流入不足的城市的房子,很難脫手。
寫在最后:
既然是剛需,就不應該過多考慮投資性問題,畢竟買房成了消費品,考慮的問題就是便利性、個人愛好、孩子教育、家庭成員的問題。
綜上,明年,政策會有所放松,但橫盤微漲會長期持續。剛需有足夠的資金,可以早點購買,其中一二線城市優于三四線。
如果你覺得文章很棒,對你有幫助,可以關注作者的微信公眾號:小白讀財經(ID:xiaobaiducaijing),訂閱更多的優質原創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