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曉慧
“遙遠的世界使聽東方有一條江,它的康寶名字就叫長江。遙遠的萊天東方有一條河,它的見愛名字就叫黃河……”
2019國際冠軍杯足球賽(ICC)南京站的開幕儀式上,一首被深情演唱的讓生《龍的傳人》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歌聲稚嫩清脆,命綻旋律激昂有力。聽障
很難想象,兒童這樣美妙的走出聲音,來自于一名10歲的無聲聽障少年——石家寧。
據記者了解,世界使聽這位來自山東的少年多年前因耳疾造成聽覺障礙和言語障礙,得益于康寶萊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共同推動的“天使聽見愛”專項慈善項目,2015年5月,他順利完成了人工耳蝸植入手術。
手術后經過系統的康復訓練,石家寧小朋友重返有聲世界,語言表達能力也有了顯著的進步,并幸運地站在了南京奧體中心的舞臺上,為2019國際冠軍杯南京站開場獻唱。
改變一生的兒童節禮物
十年前,在家人的期盼中,石家寧呱呱落地。然而,令人揪心的是,孩子生下來后的第一次聽篩檢查就沒有通過,第二次同樣如此。
醫生告知,待滿月后再來做全套的聽力檢查。這一個月的等待,對于石家寧的家人而言簡直就是煎熬。
“一個月后,小家寧做了全套的聽力檢查和CT檢查。很不幸,孩子被確診為前庭導水管擴大綜合癥,一種先天性的致聾疾病。”家寧媽媽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結果很難接受,但也只能接受。
此后,家寧媽媽辭去了早教中心老師的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帶著孩子進行康復的漫漫長路。
“家寧的聽力屬于重度,尚不屬于極重度。因此,7個月的時候通過佩戴助聽器有些感知,于是我就帶她去北京的康復中心進行康復練習。”家寧媽媽表示,她一邊帶著家寧進行康復,一邊自己也學習相關康復知識,而這也為其今后的職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這樣的日子一直延續到了家寧三歲。
在那一年,家寧的聽力出現了急劇下降,即便打了加強營養以及擴大血管的針,聽力依然處于反復下降的趨勢。針對這種情況,最好的治療方案就是植入人工耳蝸,但是,家寧媽媽了解到,即便是市場上最為普通的人工耳蝸,價格也要20萬元。此前,家寧的康復和治療已經花了不少錢,現在家里實在負擔不起這筆額外的高昂費用,一家人不得不一邊湊錢,一邊繼續為家寧進行康復。
然而,一個偶然的機會,給小家寧一家人帶來了新的希望。
2014年,家寧媽媽帶著家寧在濟南的一家康復中心進行康復時,碰到了前來為小朋友送節日禮物的康寶萊服務提供商徐連香,并從徐連香那里第一次了解到了康寶萊針對聽障兒童的慈善項目。在那時,家寧媽媽一直抱著孩子使勁往前靠,不離徐連香的左右,只希望能多了解一些信息,為孩子爭取到難得的援助機會。
“那年是六一兒童節,我去康復學校給孩子們送禮物。當時,我注意到一個媽媽抱著孩子一直緊跟著我,孩子的眼神也一直不離開我,他就是家寧。我總覺得這個孩子跟我特別有緣。” 徐連香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清晰地記得家寧當時渴望的眼神,記得孩子媽媽為了改變孩子的命運而進行的努力。
據記者了解,這個項目是康寶萊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共同推動的“天使聽見愛”專項慈善項目,在全國范圍內救助家庭貧困的重度聽障兒童,通過捐贈人工耳蝸的形式,幫助他們完成人工耳蝸植入手術,家寧就是目前已獲得資助的180余名聽障兒童中的一員。
不過,植入人工耳蝸只是幫助孩子恢復聽力的一個環節,后續的康復訓練以及家長的配合也是非常關鍵的。徐連香了解到,家寧已經進行過多年的系統康復訓練,同時,家寧媽媽擁有幫助孩子進行語言教育的基礎,這對于家寧的術后康復都是非常有益的。
一拍即合。很快,家寧被安排住進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并順利完成了人工耳蝸的植入。那一年,家寧6歲。
從無聲世界走向生命的綻放
一個孩子,因為植入了人工耳蝸,從聽力重度障礙的狀態走向了生命綻放期,從而改變了一生的命運。
“媽媽,我的耳朵能聽到電報的聲音了。”這是家寧第一次脫離助聽器,聽到的第一個聲音。
據記者了解,人工耳蝸是通過電刺激幫助病人聽到聲音的,所以,它提供的聲音和正常人耳聽到的聲音會有些差異。差異的大小因人而異,有的人覺得像是電話里說話的聲音,而有的人覺得像在水里說話的聲音,有的則像“滴滴”的電報聲……
通過術后的康復訓練,家寧的聽力越來越好,咬字越來越清晰,性格也越來越開朗,興趣愛好寬泛了很多。
“植入耳蝸前后,孩子的變化非常明顯。首先,植入前,孩子說話的清晰度不夠理想,同時辨別方向的能力也不強。植入以后,我們就開始進行康復訓練,幾個月的時間,他就慢慢可以聽懂了,咬字也清晰了很多。另外,植入前,孩子就喜歡唱歌,植入后,他又喜歡上了吉他、長笛等樂器,這也讓他的性格開朗了許多。”家寧媽媽表示,今年,孩子已經是一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經常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而且經常都是自彈自唱。他還參加過2018年的北京少兒春晚。
如今,石家寧又幸運地站在了南京奧體中心的舞臺上,為2019國際冠軍杯南京站開場獻唱。
“‘天使聽見愛’給了家寧一個和其他聽障孩子不同的美好的未來,我們全家都非常感激。”家寧媽媽表示,如今,她也會帶著孩子參加很多公益活動,回饋社會。
據記者了解,曾經為了照顧孩子一度失去工作的家寧媽媽,如今憑借著自己掌握的康復知識,已成為一名康復語訓老師。另外,她經常“現身說法”,為帶孩子來康復的家長加油打氣,讓他們從石家寧的身上看到,一個曾經聽力障礙的孩子,同樣可以擁有美好的未來。
“接受捐助的聽障兒童的家庭條件都不是很好,如果沒有人幫助他們,孩子們很可能失去寶貴的治療機會。讓一個孩子聽到聲音,讓一個家庭充滿生機,看到孩子們康復后生命的綻放,這是最美妙的事情。”徐連香表示,康寶萊開展了多種多樣的公益項目,作為康寶萊的優秀服務提供商,她都會積極參加,希望把康寶萊“大愛”的慈善公益文化傳遞出去。
據記者了解,除了石家寧外,徐連香還資助了另外8個孩子。捐助后,她依然和這些孩子保持著聯系,隨時關注著他們的動態,過年過節時還會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發去祝福紅包。
就在此次開幕式上,徐連香還送給了石家寧一件T恤作為鼓勵,T恤上是包括C羅在內的尤文圖斯全隊隊員的簽名。
編輯:王強、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