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網訊(通訊員鮑安平 全媒體記者張開興)去年以來,市扎實推我市緊扣科學推進國土綠化美化,進綠扎實推進綠美江淮行動,美江持續鞏固提升國家森林城市建設成果,淮行有效促進生態美、市扎實推產業興、進綠百姓富,美江不斷提升“江淮綠色門戶 醉美山水亭城”品質。淮行
科學擴綠促綠化美化。市扎實推按照《滁州市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2022—2035年)》,進綠著力構建“一嶺、美江三脈、淮行多廊、市扎實推多點”生態保護和修復格局,進綠并系統謀劃開展綠美村莊建設、美江綠美森林提升、綠美產業發展等“十大行動”。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實行國土綠化落地上圖精準化管理。對接自然資源和規劃、農業農村部門,深入開展“挖潛擴綠”行動,持續深挖造林綠化空間,向村莊“四旁”要空間。堅持走科學、生態、節儉的綠化發展之路,優先采用多樣化鄉土樹種營造混交林,科學設計“薄殼山核桃+”、麻櫟炭用林等造林模型,搭配優良彩色樹種,實現生態、景觀、經濟、碳匯等相統一。
產業興綠提生態價值。深化集體林改,探索“國有+集體”“集體+企業+農戶”等經營模式。落實“場村合作”方案4個,帶動集體林經營面積近5萬畝,成功申報集體林經營類項目6個,有效實現生態增綠、林地增效、林業增產、林農增收。堅持科技興林、科技富林、科技強林,著力培育林業新質生產力。先后爭取林業科研創新研究項目共13項,獲批技術規程5項、申報專利9項,為林業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根據森林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林業特色產業,按照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格局,重點發展麻櫟、薄殼山核桃、林下種養采及精深加工等六大產業。
系統護綠強管護體系。依據《全國森林可持續經營試點安徽省工作方案(2023-2025年)》,全面加強森林可持續經營,著力提升森林質量,顯著提高國有林經營單位森林經營方案執行水平,助力實現滁州林業高質量發展和“雙碳”目標。積極做好退化林修復和森林撫育工作,持續實施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全市完成封山育林15.16萬畝、退化林修復8.13萬畝、森林撫育31.42萬畝。沿江淮分水嶺進行合理布局,建立森林資源網格化管護體系,守護好綠美江淮行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