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季度以來,神龍神龍汽車的汽車求變市場表現呈現出與大盤逆勢下滑的局面。雖然神龍汽車方面將此歸咎為汽車市場的換帥正常波動,但是擺脫今年以來神龍汽車的持續下滑,成為汽車市場整體回暖過程中的利潤一個“異類”。
作為東風汽車集團旗下合資企業的軟肋老大,神龍汽車在東風汽車公司內部的困擾地位與重要性不言而喻,其資歷雖老(1992年成立),神龍但是汽車求變由于與法國企業的一些歷史性的原因,神龍汽車在華發展一直沒能有所突破。換帥
雖然神龍旗下的擺脫兩大品牌標致與雪鐵龍伴隨著各自的“升藍計劃”與“E動戰略”在近兩年獲得市場銷量的快速增長,特別是利潤2014年東風汽車成功入股PSA之后,雙方合作的軟肋密切與加深,使得業內對于神龍汽車的困擾未來發展普遍看好。
然而,神龍似乎是為了應對銷量的持續下滑,神龍汽車近期宣布了一系列的人事調整,而在此之前,神龍旗下東風雪鐵龍也因銷量持續低迷,進行了人事調整。
有業內分析人士指出,作為東風汽車公司資歷最老的合資企業,其表現一直未能與同輩企業平分秋色,這是東風汽車公司管理層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此番人事調整也是希望新管理層能對神龍汽車產生更大的促進作用。
神龍銷量逆勢跳水
憑借旗下兩大品牌東風標致與東風雪鐵龍在過去3年時間里各自推出的戰略計劃,神龍汽車終于實現了往日的輝煌,成功在2014年躋身中國汽車企業銷量排行榜的第九位,而該名次,已經是神龍汽車近幾年獲得的最好成績。
簡單回顧一下,2012年神龍汽車銷量排名第15名;2013年神龍汽車銷量排行11名;2014年銷量排名第9名;2015年神龍汽車銷量排行第10名。
可以說神龍汽車的銷量反彈是從2012-2013年間開始,而當年神龍汽車旗下兩大品牌東風雪鐵龍和東風標致先后分別推出了“E動戰略”和“升藍計劃”的3年短期戰略目標,其具體的細節就是針對市場和消費者普遍對神龍汽車旗下產品所詬病的動力不足等方面進行一系列的提升,推出包括1.6 CVVT、1.8 CVVT,1.2THP、1.6THP以及1.8THP等一系列的新發動機和搭載新動力總成的新產品。包括針對中國市場的SUV產品推出,都是神龍汽車適應中國市場發展作出的積極改變。
就在神龍汽車銷量持續增長的同時,其內部兩大品牌由于定位并不十分清晰,產品和技術同質化導致的內部競爭問題也隨之顯現,原本占主導地位的東風雪鐵龍逐漸被導入產品更為積極的東風標致所取代,神龍汽車內部對于銷量表現的期待和倚重也逐漸從東風雪鐵龍向東風標致傾斜。
進入今年以來,神龍汽車的銷量表現就呈現持續下滑的態勢,1月銷量為63069輛,同比下滑12%,排在銷量排行榜的第10名;2月銷量由于春節影響,僅為33627輛,同比下滑23.0%,整體排名下滑至11位;3月銷量為50126輛,同比下滑21.8%,當月銷量排名第12位。第一季度累計銷量為146822輛,同比下滑18.2%,根據累計銷量排名第11名;4月銷量為49339輛,同比下滑22.4%,當月排行12位。5月銷量為47208 輛,同比下滑22.1%,當月銷量排行落入14位。1-5月累計銷量排名前20位的汽車企業當中,只有4家企業是累計同比下滑,而神龍汽車則是同比下滑幅度最大的企業,達到了19.9%。
或許是看到了后繼乏力的表現,4月底,根據東風汽車公司干部調整建議,神龍汽車任命饒杰為東風雪鐵龍品牌部總經理。原品牌部總經理陳曦,回東風公司任職。在隨后的5月初,神龍汽車發布了面向2020年的中期事業“5A 計劃”,表示將著力“從提供汽車產品向提供出行服務”轉變,“從傳統單一業務向多樣化新型業務”轉變。
盈利能力弱是軟肋
6月20日,神龍汽車召開干部大會,在東風汽車公司董事長竺延風以及PSA集團亞洲運營首席執行官奧立維共同見證之下,對神龍汽車的管理層作出一系列的調整:鑒于東風汽車公司和PSA集團股東雙方干部調整安排,及神龍汽車現任總經理及執行副總經理任期將滿,股東雙方協商一致決定:神龍汽車現任總經理邱現東將調回東風公司總部任職,由蘇維彬接替邱現東到神龍汽車任職。
東風汽車內部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此次人事調整屬于正常的人事調整范疇,是按照公司規定,有計劃地對公司內部干部進行的正常交流。
業內普遍認為,此舉除了正常的任期滿后調整之外,也是東風汽車與PSA目前對于神龍汽車未來發展方向的一種調整。雖然蘇維彬加入后能夠加快神龍汽車國際化的步伐,但是眼下其首先需要解決的還是神龍汽車如何改善增長乏力的問題。
有業內分析人士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經歷了一波持續增長周期之后,神龍汽車進入了一個調整階段,更重要的原因則是德系品牌的強勢與日系品牌的復蘇,對以神龍汽車為代表的法系品牌市場份額進行了分食。
在車市進入緩增長的階段,是一些高增長企業選擇人事換防的高發階段,目的自然是為企業注入新鮮血液以激發活力,對于神龍汽車目前的發展困境而言,主要還是如何解決東風標致與東風雪鐵龍各自發展的困境,雖然3年的短期戰略促進了銷量的增長,但是企業內部的問題,特別是盈利能力普遍低下的問題依然十分突出。
在東風汽車旗下各大合資公司中,神龍汽車的盈利能力最弱。與東風本田相比,2015年東風本田共銷售新車40.65萬輛,比神龍汽車的71萬輛少近30萬輛,但東風本田的稅后利潤卻高達46.84億元,是神龍汽車29.14億元利潤的1.61倍;單車利潤方面,2015年神龍汽車公司的單車利潤為4134.40元,而東風本田的單車利潤則高達11522.76元。
神龍汽車在銷量持續上升之后,卻因為盈利能力差而錯失了持續發展的良機,這也能夠理解其在5A戰略當中重點提到的目標并非銷量的增長,而是“質量水平在2018年進入行業前三、2020年追求第一;銷售收入在2020年超過1000億元;更加注重效率提升,截至2020年累計提升30%,追求可持續的盈利性發展”。
按照神龍汽車今年定下的76.5萬輛目標,前5個月僅僅完成了30%。從具體銷量而言,東風雪鐵龍下滑最為嚴重。對于尚未調整結束的神龍汽車而言,今年的銷量目標依然需要達成,這也將成為考驗新領導班子的首要課題。
標簽:神龍 換帥 汽車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