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杭州10月28日電(張煜歡 郭天奇)28日,透過杭州第4屆亞殘運會迎來最后一個比賽日,亞殘運會約夢這場帶來無數激情與感動瞬間的個也亞洲體育文明盛會也即將落下帷幕。
賽事雖將落幕,少相閃耀但本屆亞殘運會的透過一幕幕仍令人記憶猶新:開幕式上殘障演員的自信、陽光的亞殘運會約夢表演,賽場上運動員激勵人心的個也奮斗瞬間,賽場內外隨處可見的少相閃耀人性化無障礙設施……通過這屆亞殘運會,人們也從一個個細節與鏡頭之中,透過看到了中國殘疾人事業發展的亞殘運會約夢點滴成就,見證著邁向共同富裕道路上“一個也不能少”的個也莊嚴約定。
杭州第4屆亞殘運會輪椅籃球女子決賽現場。少相閃耀王剛攝
如果說亞運會比拼的透過是亞細亞最強健的體魄,那么亞殘運會則見證著亞細亞最不屈的亞殘運會約夢靈魂。
這份“不屈”,個也是“無臂飛魚”郭金城克服身體劣勢,在游泳比賽中遙遙領先、重重觸壁,最終打破亞殘運會紀錄;是殘疾人自行車名將李樟煜十數年如一日艱苦訓練,在亞殘運會賽場三天三冠的“破風”前行;亦是罹患腦癱的硬地滾球運動員楊貝貝在逆轉取勝后面對鏡頭的一字一句:“我一定要贏,要升國旗、奏國歌”……
上天或許給予了殘疾人不夠健全的身體,而他們卻向世間展現了頑強拼搏的強大力量,和挑戰“不可能”的巨大勇氣。
這份勇氣來自于內心深處,也來自于社會的關心關愛。賽場內外,無處不在的無障礙設施就蘊含著社會滿滿的關懷。
運動員在亞殘運村使用無障礙接駁車。王剛攝
在承辦硬地滾球項目的杭州體育館,幾臺無障礙電梯“打通”了殘障觀眾的觀賽之路;在承辦坐式排球項目的臨平體育中心體育館,無障礙上落客平臺讓運動員推著輪椅也可做到“如履平地”般上下車;在塘棲盲人門球基地門球館,一個個自動感應語音播報器為盲人運動員“照亮”前方的路……
在賽場外,城市的無障礙環境建設體現著這份“暖意”:杭州動物園為殘疾人群體新設置了數條無障礙坡道、數個無障礙升降機;杭州市城管部門印刷了9100余處“禮讓盲道”提示標語;濱江圖書館專為盲人讀者打造了有聲聽書墻,幫助其實現無障礙閱讀……
杭州一人行道上的禮讓標語。郭天奇攝
在杭州,殘疾人享受的不僅僅是無障礙設施帶來的便利,各項助殘保障工作亦帶領著他們邁向更美好的生活。如今杭州共建有盲校、聾校和培智學校等13所,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段入學率達99.5%,杭州全市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殘疾人就業率達95.83%,每年新增就業1800人以上,應屆殘疾人大學生就業率達100%。
放眼浙江,多年來該省高密度織牢殘疾人基本民生保障網,各類保障補貼標準位居全國前列:浙江全省勞動年齡段殘疾人就業率達63%,高于全國平均10個百分點;浙江高品質打造殘疾人友好社會環境,率先創建省級無障礙社區564個……
在助殘共富的道路上,全國上下匯成一股勁、凝成一條心,寫就共赴美好生活的新篇章:近五年,中國城鄉殘疾人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超90%、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5%;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入學率達95%以上;目前中國城鄉持證殘疾人就業超900萬人。
亞殘運會如一扇窗,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尊重殘疾人、發展殘疾人事業的努力與成效。正如亞殘運會開幕式上,深情唱響《我的祖國》的聽障兒童、穿著機械腿奔跑的“刀鋒戰士”、由心智障礙者組成的“彎灣拉拉隊”……他們凝聚在一起,在舞臺內外發光、發熱,照亮殘障人士的美好未來。一個也沒有少、一個也不能少,在邁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人們共同相約夢閃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