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度創新帶來變化 新老對比引發反思 | 新型研究型大學教師為何更重視學生培養 | |
■張端鴻 近10年,新型型大學教學生新聞我國高等教育領域涌現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研究新型研究型大學,包括南方科技大學、何更上海科技大學、重視西湖大學等。培養建設新型研究型大學是科學對我國高等教育格局的一次重要調整,也是新型型大學教學生新聞我國高等教育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研究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何更重要舉措。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重視新興和交叉學科發展、培養有組織科研、科學更加深入的新型型大學教學生新聞國際交往等方面,新型研究型大學被國家和社會寄予厚望。研究 人才是何更第一資源。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新型研究型大學的第一使命自然也是致力于培養拔尖創新人才。這需要新型研究型大學從組織層面到人員層面,都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作為自己的核心使命,明晰人才培養目標、確定人才培養標準,探索符合自身特點的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路徑,為我國涌現出更多的“高精尖缺”人才打開新的空間。 當然,這一使命也意味著新型研究型大學需要解決傳統人才培養中遇到的一些瓶頸問題,有效激活自身各種關鍵要素,并專注于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在筆者看來,要達到這一目標,新型研究型大學的教師是其中最關鍵的人力資源要素。通過分析和總結新型研究型大學保障教師專注于教學的某些做法,可以為傳統研究型大學教師隊伍建設提供一些啟示。 教學是崗位責任,科研是自己的事 近段時期,多位新型研究型大學的校長都強調為學生上好課是教師的首要責任。很多新型研究型大學的教師在自我認知中,也將“上好課”“指導好學生”看作自己的第一責任,以及對自己學術生命的長久承諾。 盡管傳統研究型大學也重視引導教師將主要精力投入在培養學生和基礎研究上,但是由于收入分配體制的局限,院系、學科、教師都要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在“科研創收”活動上,這就使得這些關鍵人力資源要素難以穩定地在人才培養上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而新型研究型大學則可以輕裝上陣,通過為教師提供充裕的物質資源和收入保障,并對其進行嚴格的約束,將教師的注意力更多集中在教學上。 具體而言,新型研究型大學的教師更注重及時更新教學內容。他們并不認為教學和科研是兩碼事,也不會因為課時費太低便消極授課,甚至逃避授課。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他們并不認為科教是分離且對立的,而是能及時將最新的前沿研究成果轉化為教學內容,用學術前沿啟迪并增強學生的“科研敏感性”,自己也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獲得更多的科研靈感。 相比之下,我國很多傳統研究型大學的教師需要在教學收益、科研收益、服務收益、外出報告收益、成果轉化收益等諸多收入分配要素中進行比較和權衡。由于教學收益在其中往往是最低的,很多傳統研究型大學教師將教學工作看作是“良心活”。新型研究型大學則一般提供較為優厚的整體年薪,不單獨計算每門課的課時費,同時嚴格限制教師從其他渠道取酬的空間。 在這種環境下,新型研究型大學的教師往往會認為教學是崗位責任,科研是自己的事。他們一般會優先保障教學工作和學生指導,在履職之余才基于自身的興趣從事科研工作。 加之新型研究型大學的海歸學者比例通常比較高,這種符合國際慣例的認知更容易被他們接納。部分從國內招聘的優秀教師也會很快認同這個學術觀念,所以“教學是單位的事,科研是自己的事”便逐漸成為教師普遍確立的原則。而多位新型研究型大學的校長也始終反復強調這一點,積極防范這種組織認知發生異變,努力讓這種認知成為大學教師的“操守”。 在“小而靈”的環境中打破壁壘 在學科與專業方面,新型研究型大學的教師對于其中的壁壘看得比較淡。他們更注重在一個開放的學術環境中從事學術工作,鼓勵學生在跨學科和跨專業的視野中進行學術探索。 這一方面源于新型研究型大學普遍具有“小而靈”的特點,內部組織壁壘并不十分森嚴,另一方面則源于這些教師在國內外頂尖院校學習和工作的經歷,決定了他們更加注重開展跨學科、交叉學科的教學和科研,積極拓展學科邊界,促進不同學科間的交叉融合,致力于開設具有明顯交叉學科屬性的前沿性課程。由此,教師開展通識教育的障礙天然會比較小,跨學科和跨專業的人才培養則天然擁有肥沃的土壤。 相比之下,傳統研究型大學的資源嚴格按照院系、學科、專業進行配置,彼此間存在競爭關系和排他傾向。在基層學術組織看來,本科生、研究生、學科專業建設經費都是需要爭取的“資源”,這很容易造成彼此間壁壘森嚴、互相排斥,難以形成育人合力。 在打破專業與學科壁壘的同時,對于打破區域“壁壘”,進行國際化交流和國際化人才培養,新型研究型大學的教師更為看重。 宏觀來看,新型研究型大學具有鮮明的國際化特征,非常注重從國際上招募一流師資。這些教師一般都建立了廣泛的國際學術網絡。他們更注重引導學生增強全球意識和跨文化交流能力,鼓勵他們保持文化自信,勇敢走向世界,在全球最重要的學術節點上探索未來、服務國家。 與此同時,新型研究型大學在“在地國際化”方面也做得比較出色,國際學者和國際學生在校園里能開展無障礙的學習、研究和交流。而傳統研究型大學的教師國際化程度總體還不夠高,很難做到引導學生融入全球學術圈,在地國際化方面也需要投入更多的資源進行顯著提升。 更頻繁的產業互動 新型研究型大學教師的優勢還體現在與產業界的互動中。 比如,這些教師更注重與產業界的聯系。他們會帶領學生面向行業、企業、產業開展學習和研究,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為國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支撐。學科專業建設始終保持對新需求、新市場和新技術的敏感,學科專業的動態調整就會更加主動和及時。于是,新型研究型大學在產教融合方面逐漸形成更大優勢。 而傳統研究型大學則更容易將自己視為“象牙塔”,有些高校甚至會刻意與市場和社會保持一定距離。學科專業的動態調整往往顯得更加被動和滯后,很難快速適應市場和企業的需求。 同時,新型研究型大學的教師更注重創新教育。他們積極做好學術引領,提高學生思辨能力,推動研究方法訓練,帶領學生開展創新研究項目,幫助學生在課程學習、實踐訓練和創新活動中訓練思維、拓寬視野、提高素養,逐漸形成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體系。 科研引導教學是新型研究型大學學生培養的重要環節。新型研究型大學更樂于向學生開放先進的實驗室平臺,提供系統、全面的導師指導,鼓勵學生參加各類科研項目、發表科研論文、參加學科競賽和創客項目,通過通識與專業貫通培養“有企業家精神的科學家”。 相比之下,傳統研究型大學的教師往往更加注重引導學生掌握更加全面、系統的基本原理和專業知識,理工專業領域的學生容易被培養成“理科化的工程師”。 新時期,新型研究型大學肩負中國高等教育改革試驗田的重任,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具有獨特的使命和責任。上述對于新型研究型大學和傳統研究型大學的教師在學生培養方面的比較,并不是“捧高踩低”,而是希望在比較中帶來更多的反思。 需要指出的是,我國新型研究型大學還遠遠沒有達到成熟的狀態,仍然存在著各種問題。但是,它們這種整合各種要素、將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放在中心位置的探索,值得傳統研究型大學學習、研究和借鑒。 (作者系同濟大學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科學報》 (2023-12-12 第3版 大學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