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規范保險公司投資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部分標準信貸資產支持證券、投資證券公司專項資產管理計劃等多類投資產品的產品償付償付能力認可標準,近日,監管中國保監會發布《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報告編報規則--問題解答第15號:信用風險評估方法和信用評級》等5項問題解答(以下簡稱《問題解答》)。規范
2012年下半年以來,部分標準中國保監會陸續出臺了一系列資金運用新政,投資拓寬了保險資金的產品償付投資渠道。為防范保險公司資金運用風險,監管中國保監會制定發布了上述5項《問題解答》。規范
《問題解答》以風險為導向,部分標準根據各類投資產品風險的投資大小,確定了償付能力認可標準。產品償付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監管規范了識別投資資產信用風險的評估方法,允許保險公司采用內部評級法和外部評級法評估投資資產的規范信用風險;二是適當提高了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的償付能力認可標準;三是明確了投資新政中新增的多類非保險金融機構發行金融產品的償付能力認可標準,包括:銀行業金融機構信貸資產支持證券、證券公司專項資產管理計劃、信托公司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商業銀行理財產品以及商業銀行資本補充工具等;四是明確了未上市企業股權投資基金和股指期貨等新增權益類投資產品的償付能力認可標準,體現了股指期貨的杠桿化風險暴露和風險緩釋效用;五是重新規范了保險公司各類境外投資資產的償付能力認可標準。
此次《問題解答》的發布,是中國保監會改革資金運用監管體制和資本監管體制的重要標志。在資金運用渠道放開放活,為保險公司創新投資產品、提高投資收益率打開空間的同時,保監會將加強償付能力監管,守住風險底線,即放開前端,還權于市場主體,提高市場活力;管住后端,有效防范風險,確保市場穩健運行。
慧擇提示:綜上所述,保監會通過發布《問題解答》來規范相關機構償付能力監管標準,有力的體現了監管部門的監管作用,在逐步放開保險資金運用渠道的同時,有效控制保險公司投資風險,有利于了保險市場的規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