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上海訊(記者劉浩)在疫情特殊時期,上海市消社區“社區團購”是保委標上海居民獲得物資保障供應的重要渠道之一。5月28日,提示團購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向社區團購組織者做出五條提示,組織者應遵守希望社區團購組織者能夠遵守明碼標價規定,明碼承擔交易審查責任,規定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上海市消社區履行群組管理責任,保委標履行信息保護責任。提示團購
記者了解到,組織者應遵守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明碼社區團購的規定渠道逐漸增多,部分地區的上海市消社區團購物資種類日益豐富,從滿足生活所需向提高生活品質過渡,保委標糕點飲品、提示團購季節性水果、節日限定套餐等出現在不少社區團購清單中。
上海市消保委指出,目前社區里的團長大致有四類:第一類是純公益,很多小區都有熱心居民為鄰里組織團購,自愿提供無償服務;第二類是從銷售方獲得報酬,有償負責信息傳遞、商品配送等;第三類是專業居間,代理商家負責組織小區居民進行團購,收取報酬的經營行為;第四類是以團購的名義自己做生意,部分物資充裕的商家直接擔任團長開團,一小部分商家通過倒手轉售獲利,此類最容易出現加價銷售和假冒偽劣等問題。
上海市消保委提示社區團購組織者,遵守明碼標價規定,充分告知相關信息。在社區團購中,消費者獲取的信息主要來自團長,團長應當明示團購所包含商品的品名、數量、單價及總價等信息。銷售基本生活消費品的,還應標明規格、重量、保質期、貯存條件等與價格、質量密切相關的信息,以及物流狀態和發放方式等。如發生變動應及時告知參團消費者,并友好協商。
承擔交易審查責任,盡到審慎注意義務。團長應對供應商的身份資質等進行必要的查驗,確保貨源真實和運輸可實現。根據實際情況判斷是否提前與社區管理者協商溝通,對團購物資后續接收分發等環節達成一致意見,互相配合。
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協助處理售后糾紛。團長應當明確售后服務聯系人和聯系電話,若出現漏發錯發、質量瑕疵、商品臨時短缺、物流臨時變動等情況,要及時與供應商協調溝通,提供退差價、取消訂單等解決方式讓消費者選擇。
履行群組管理責任,維護清朗網絡空間。團長組建微信群后,如果群成員在群中發表不當言論,或轉發未經求證的信息,建議團長謹慎辨別,及時阻止或更正,維護網絡傳播秩序。
履行信息保護責任,保護公民個人信息。團長在群組內收集到的姓名、手機號、家庭住址等信息,屬于受法律保護的“公民個人信息”,建議團長使用時做好匿名處理。
同時,在社區團購中,為更好地保護自身權益,上海市消保委也提醒消費者,注意核實團長身份。可通過品牌方的官方微信或電話核實團購信息,甄別團購真實性。如有必要,對參團時間、下單渠道、購買品類、交易價格做好記錄,以便追蹤物流時效。及時接收驗貨。第一時間核對數量、種類是否與團購信息相符,查驗物資是否有明顯質量瑕疵。
同時要注意留存證據。消費者應保存產品的宣傳介紹與服務承諾、與團長的聊天記錄、電子訂單頁和自身轉賬記錄等信息。如遇團購消費爭議,消費者可向團長反映問題,讓團長與供應商做好溝通,通過協商方式快速化解,自行協商無果的,可撥打12315或12345進行投訴舉報。
責任編輯:李佳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