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記者 張理晶
“我70多歲的極目幫辦母親在家種了近6萬斤的橘子,馬上就要降溫了,極目幫辦如果再找不到銷路,極目幫辦就只能看著橘子爛在橘園里……”近日,極目幫辦家住武漢江夏區烏龍泉街道團結村的極目幫辦村民吳強波向極目新聞記者求助,希望借助極目新聞的極目幫辦力量,讓有需要的極目幫辦果商和市民到自家果園購買柑橘。
10月24日,極目幫辦記者驅車前往吳強波家中,極目幫辦在其母周婆婆的極目幫辦帶領下來到橘園。記者走進橘園,極目幫辦樹上的極目幫辦柑橘大部分已經成熟,也有少量柑橘出現干癟。極目幫辦吳強波告訴記者,極目幫辦自己在一家建筑公司開掛車,極目幫辦平常在武漢市區租房居住,當下正值橘園豐收的季節,每隔兩天就要回家幫助母親打理橘園,尋找銷路。
“我們村果農很多,每年10月底,都會有果商開著貨車到村子里收果子,但今年市場不好,之前的果商都沒有來。”吳強波說,除了果商自己上門,每到豐收的季節,果農們都會走出橘園,在路邊擺起小攤進行“吆喝售賣”,自己家也不例外,往年柑橘根本不愁銷,但今年卻面臨滯銷的困境。
“沒有人上門來收購,我目前只能天天去路邊擺攤叫賣。”在橘園里,有著40年種植橘樹經驗的周婆婆一邊挑選著品相較好的橘子,一邊給記者講述自己種植橘樹的經歷。上世紀80年代初,林業局派駐技術人員來到團結村,教授村民們種植橘樹的專業技能,周婆婆經過兩年的培訓,學會了如何種植橘樹、管理果園。此前,這片橘園大多都是荒地,經過周婆婆幾十年的辛勤耕耘,才有了如今豐收的景象。
為了養護好柑橘樹,周婆婆還定期給橘樹修剪整形、一年三次施肥,夏季雨水不足、害蟲泛濫,她還要頂著烈日給橘樹澆水、打藥。周婆婆說:“只有精心呵護橘樹,才能保證橘園豐收、柑橘品相好。”
“家里有近30畝的橘園,大概能夠產6萬斤左右的柑橘,以往批發價格在每斤1元錢左右,我們老兩口全靠賣橘子維持生計。”周婆婆告訴記者,老伴身體不好,兒子在外工作,如今這片橘園基本靠她自己一人打理,勞動量非常大。
走在橘園里,42歲的吳強波滿是感慨:“這片橘園養育了我的成長。”吳強波說,由于當地氣候條件優渥,再加上父母的辛勤耕耘,幾十年來,每逢金秋,橘園里都是一片豐收,自己也跟著父母學習了種植橘樹的經驗,只要有時間,他都會回家幫父母打理橘園。
“早年間,父母也是靠著這片橘園供我吃穿、上學,當下橘園豐產不豐收,我感到無能為力……”一顆顆黃燦燦的柑橘掛在枝頭,本應是享受豐收的喜悅,但當下柑橘滯銷的窘境,讓吳強波愁緒萬千。
如有意前去采摘購買柑橘的果商或市民,可聯系吳強波:13545388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