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上午,析軟東南大學“東禾建筑碳排放計算分析軟件2.0版”正式對外發布,東南大學這是推出碳排繼去年8月份首次發布全國第一款輕量化建筑碳排放計算分析專用軟件——“東禾建筑碳排放計算分析軟件1.0版”后,東南大學與中建集團等業內龍頭企業合作,建筑件對該軟件做了重大功能升級。放計
實現“碳達峰、算分碳中和”目標是析軟我國重大戰略。今年4月1日起,東南大學國家標準《建筑節能與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規范》GB 55015-2021將正式生效,推出碳排明確要求“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建筑件建設方案和初步設計文件應包含建筑碳排放分析報告”。但是,此前尚缺乏明確的建筑碳排放計算分析報告內容要求及相應的編制導則,相應的建筑碳排放計算分析軟件仍處于起步階段,專用工具少、使用門檻高、覆蓋周期短、分析功能弱、數據溯源難等成為了行業普遍面臨的痛點和難點。
2021年12月,東南大學與中建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開啟了低碳等領域的全面產學研合作,同時與其下屬子企業中建生態環境集團有限公司共建“東南大學-中建生態環境低碳建造先進技術聯合研發中心”,共同推動東禾建筑碳排放系列軟件的研發。經過長期聯合開發、測試后,東南大學與中建集團重磅推出“東禾建筑碳排放計算分析軟件2.0版”。
發布會上,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李德智教授介紹了東禾建筑碳排放計算分析專用軟件2.0版的情況,指出相較于1.0版,此次發布的2.0版除了將碳排放因子庫的容量提升一個數量級,還對軟件架構和建筑碳排放計算分析功能進行了重大升級。一是引入區塊鏈技術,保證碳排放計算分析的真實可靠與不可篡改,并通過區塊鏈技術特有的智能合約、精準溯源等功能創新碳排放計算分析的業務流程。二是采用準穩態模擬思路計算建筑運行能耗和相應的碳排放,提升計算結果的精細度。三是引入Web-BIM技術,在網頁端進行可視化的建筑碳排放計算分析,構建BIM模型解析一步到位、結果可循可視的碳排放計算分析新模式。四是可自動生成建筑碳排放計算分析報告,明晰展示建筑全生命周期各階段活動數據及碳排放量。五是推出《民用建筑碳排放計算導則》,提供可適應建筑全生命周期不同階段的碳排放預測、估算、精算和核算等功能,滿足不同類型用戶的差異化碳排放計算分析需求。
東南大學副校長吳剛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軟件目前可以發現在建筑全生命期中哪一些環節、哪一些流程存在高碳問題,可以為建筑節能、建筑降碳路徑進行指導。未來,軟件功能將進行提升,特別是結合人工智能的相關技術,繼續增強對建筑全生命期碳排放的分析功能,對其中可以減碳的環節進行深度挖掘,并智能化提供項目減碳對策。
(責任編輯: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