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張智 北京報道
由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分會給與行業指導,于月華夏時報主辦、日京新醫界傳媒、中國召開康養百人承辦的辦醫“中國社會辦醫產業新動能沙龍”將于9月6日在北京召開。
沙龍將邀請來自社會各界人士以對話的產業形式針對社會辦醫產業發展熱點話題展開討論,尋找社會辦醫產業新動能,新動形成社會辦醫領域意見領袖的于月發聲平臺。
屆時,日京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療分會會長趙淳,中國召開《華夏時報》總編輯、辦醫著名財經評論家水皮,產業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分會副會長、溫州康寧醫療集團董事長管偉立,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療分會副秘書長陳林海 ,易凱資本合伙人、醫療健康行業聯席負責人李鋼,美中宜和創始人兼CEO胡瀾,同方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陳一等行業協會領導及知名企業家代表將出席會議。
回望過往,我國社會辦醫的蓬勃發展伴隨著國力的繁榮復興,國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出臺的各項政策是促成社會辦醫健康發展的有力支撐。
從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以公有制為主體,發展多種經濟成分”為民營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政治基礎;到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講話之后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衛生改革的幾點意見》,明確鼓勵多種形式舉辦醫療機構;到2001年中國進入WTO,正式放開醫療市場,從宏觀環境方面為社會辦醫釋放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而對于社會辦醫的推進力度,沒有最大,只有更大。
6月12日,國家衛健委等十部委發布《關于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范發展的意見》,明確對社會辦醫和公立醫療機構一視同仁,同等待遇;在規劃、稅收、服務能力建設等方面,向社會辦醫進一步傾斜。這無疑是史上尺度最大的社會辦醫文件。
有數據表明,截至2018年底,社會辦醫療機構數量達到45.9萬個,占比46%;社會辦醫院數量達到2.1萬個,占比63.5%,數量超過中國醫院半壁江山。
顯而易見,社會辦醫走過的每個歷史階段都伴隨著宏觀因素的影響和行業內部銳意進取的發展能量。沙龍活動將邀請社會辦醫產業發展的親歷者、關注者,來共同追溯社會辦醫的過去、觀想當下、展望未來。在新的歷史坐標展望社會辦醫產業聚集能量、蓬勃發展的大好前景。
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分會副會長、溫州康寧醫療集團董事長管偉立,同方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陳一等嘉賓將在會上發表主題演講。同時,與會嘉賓還將在“尋找社會辦醫新動能”圓桌論壇環節深入探討,建言獻策。
責任編輯:徐蕓茜 主編:陳巖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