樅陽在線消息 銅陵市S340(原S320)會宮至橫埠改建工程(烏金渡老橋拆除重建工程)項目是烏金S320橫跨白蕩湖上的重要交通要道,其中烏金渡橋建設的渡橋臨水、涉水作業安全是拆除管理的重難點之一,發生落水、重建墜水風險較高,項目加強項目發生事故的開展應急管理成為公路施工單位不得不面對的重大“考題”,也是水上公路人和項目建設者的責任所在、使命所系。救援
6月21日下午,應急演練銅陵市公路管理服務中心樅陽分中心和中交三公局烏金渡老橋拆除重建工程項目經理部以“人人講安全,烏金個個會應急”為主題,渡橋聯合舉辦水上救援應急演練。拆除
下午15時,重建隨著總指揮的項目一聲“演練開始”,全體參演人員進入應急戰斗狀態,開展搶險救援組、治安警戒組、后勤保障組、醫療救護組準備就緒。
15時30分,演練實景模擬開始。在烏金渡橋樁基施工現場,1名樁基施工工人因高溫天氣中暑后不慎失足跌落水中,落水時已穿戴救生衣,由于不會水性,導致嗆水,身體慢慢開始下沉。現場技術員梁肖吟第一時間發現后,立即撥打項目常務副經理呂博電話呼叫救援。項目部負責人在接到報告后,根據現場所處位置及《應急救援預案》決定立即啟動應急預案。
接到突發“事故”指令后,項目各救援小組陸續趕到現場,現場指揮王相武分配救援任務。治安警戒組接到現場指揮的命令后小組人員迅速行動起來,用反光錐、警戒線對現場進行封閉,疏散圍觀人員,并配合后勤保障組保證救護車輛順利到達事發地點,方便進行進一步救援。醫療救護組攜帶醫療物資設備趕到現場,擬定救護醫療建議,做好落水者上岸搶救的準備工作。后勤保障組迅速行動,保持與外部救援單位的聯系,做好交通疏導工作,安排人員前往路口接引救援車輛。
15時35分,搶險救援組根據現場觀察的情況和醫療,結合后勤保障組提供的外部救援信息,確定了現場救援方案,并將救援方案上報現場總指揮。現場指揮要求各小組按照救援方案執行,確保足夠的救援空間和高效的搶救落水工人。15時45分,救護車趕到現場,專業醫療救護人員立即接手,落水人員初步救治后,被抬上救護車。救援結束后相關人員進行收集現場影像記錄、消除障礙,恢復交通。
一道道命令迅速下達,一件件信息匯集上報……整場演練歷時15分鐘,參演人員24人,各個救援隊伍依據職責分工,默契合作、爭分奪秒、以快制快,達到了以練備戰的預期效果。
通過演練,不僅檢驗了公路隊伍面對水上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也提高了公路隊伍水上救援的實戰技能,傳遞了安全生產相關理念。“安全生產管控是動態的,只有“起點”,沒有“終點”。”中交三公局烏金渡老橋拆除重建工程項目經理部常務經理呂博表示,我們將進一步完善項目部的安全生產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常態化開展各類應急救援演練,不斷提高工程項目建設應對突發事故的快速反應能力、應急救援能力和協同作戰能力,從而最大程度減少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陳可)
稿件來源: 樅陽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