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醫院的醫院議快速發展及國家對公立醫院管理要求的不斷提高,醫院運營管理面臨著巨大挑戰。構建供目前常見的商管供應鏈管理模式有兩種,一種是理庫傳統的需求響應式,即醫院提出需求,信息系淺供應商配送,化體各自管理,醫院議信息基本沒有共享;另一種就是構建供醫院完全依賴供應商的信息系統,由供應商直接參與到科室的商管業務中,伴隨式服務。理庫這兩種模式各有優缺點,信息系淺但更可能導致患者隱私信息泄漏、化體醫療統方、醫院議質量隱患、構建供甚至是商管腐敗的產生。為了提供高效安全的采購體驗與庫存合理管控,醫院與供應鏈合作伙伴間需要以新的方式進行合作。這意味著醫院要為供應商接下來的工作提供更多的聯系、更多的支持和更多的準備:使用供應商管理的庫存(VMI)。基于供應商管理的庫存的物流管理策略打破了傳統的各自為政的庫存管理模式,體現了供應鏈的集成化管理思想,適應市場變化的要求,是一種新的、有代表性的庫存管理思想。
一、含義(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供應商管理庫存--需方管理內部使用信息,同時向供方共享庫存數據,供方基于該庫存數據,結合自身備貨與配送能力,決定什么時間補貨和補多少貨,以保障需方的日常使用要求,達成績效目標。該技術關注供需雙方共同監控庫存情況和與信息共享,以最高效且可控的方式滿足物資供給,因而不用采用常規的手工商品訂購單據作業,取而代之的是,利用數據庫和信息處理技術,保證實時監測醫院藥品耗材庫存水平、預測藥品耗材流量,從而確定什么時間補貨及補多少,避免斷貨。VMI是一種在供應鏈環境下的庫存運作管理模式,本質上,它是將供應鏈上的多級倉庫虛擬化成單級一體化的倉庫,從而實現從生產到使用的端到端管理。即本應是醫院管理的一級采購庫存,虛擬化并納入到供應商統一的倉庫中進行一體化管理,但醫院還保留二級、三級庫的庫存管理,在實現了精細化高效管理的同時兼顧了使用安全與政策風險。該模式是供應鏈管理的變革,供應商根據醫院的經營情況做出科學預測,對醫院需求進行補貨的一種庫存管理模式。
二、構建VMI主要的意義:
1、提升供應鏈管理水平。供應商擁有庫存信息,對于經銷商來說,可以省去多余的訂貨部門,使人工任務自動化,從過程中去除不必要的控制步驟,使庫存成本更低,服務水平更高通過鋪貨點數據透明化,簡化了配送預測工作;供應商擁有庫存,供應商會對庫存考慮更多,并盡可能進行更為有效的管理,通過協調對多家醫院物品的生產與配送,進一步降低總成本。
2、強化數據信息有效傳遞。信息傳遞從需求拉動開始,數據信息準確定高,透明化、也提高配送效率。有效的預測使供應商能更好地安排生產計劃。將計劃和訂貨工作轉移給供應商,降低了醫院運營費用。在恰當的時間,適當的數量補貨以提升了總體物流績效水平。供應商更專注地提升物流服務水平。
3、降低資金占用成本。醫院庫存周轉率提高后,資金占用降低、資金利用效率提高、資金風險下降、庫存成本直線下降等一系列相關的財務“風向標”也隨之“由陰轉睛”。提高了供貨速度,減少了缺貨的發生。另外資金結算方面,從傳統的貨與發票同行,轉變為先使用后結算模式,每月與醫院結算一次,實現了醫院醫用藥品耗材庫存零資金占用。
4、實現醫院和供應商共贏。供應鏈上通過計算機信息技術互聯通訊,減少了數據差錯,提高了整體供應鏈處理速度。從供需雙方各自角度,各方更專注于提供更優質的用戶服務,避免缺貨,使所有供應鏈成員受益。真正意義上的供應鏈合作伙伴關系得以確立。
5、醫院在安全與高效間找到了結合點。傳統的需求響應模式的庫存管理,低效且浪費;激進的供應商全托管模式的庫存管理,雖高效但卻隱患重重。而VMI可以達到雙方的融合——醫院與供應商各司其職,又相互協作,既保障了物流的高效,又使臨床業務與信息安全在可控的范圍內。
三、VMI技術模型及實施流程
假定由供貨方管理存貨水平,并負責醫院倉庫藥品耗材的有效補貨。前提是醫院要向供方提供需求預測和當前存貨水平的信息。從供貨方角度,VMI技術模型通常需要包含以下內容:首先VMI倉庫從醫院方獲得庫存水平信息,包含醫院設定最大庫存、補貨點、安全庫存量等核心庫存管理數據信息;其次VMI倉庫從醫院方獲得藥品耗材庫存和實際消耗數據信息。根據庫存的相對水平線,在合適的時刻生成補貨單,安排出貨并將發貨信息通知醫院;
最后從醫院取得藥品耗材實際消耗數據,開具相應的發票,并將發票派送給醫院。完成整體流程的閉環。
實施流程簡單說明:
1、首先從醫院匯總各科室接收藥品耗材需求報告。該信息用于生成供應商(經銷商)發貨計劃,根據庫存信息、最低庫存量、最高庫存量、最佳送貨量,生成初步的要貨訂單。經確定該訂單信息將轉換成實際的補貨訂單,實際發生的補貨訂單作為結算的依據。
2、信息系統生成計劃配送單,與此同時供應商應該將信息傳送給醫院,當醫院確認了該補貨計劃,計劃配送單就轉換為計劃收貨。換一個角度講,它就是實際的配送單。
3、生成揀貨單,供應商按照揀貨單從自己倉庫中揀貨、包裝并運輸至醫院倉庫。同時,供應商可以將發貨安排通知醫院。
4、當醫院將實際藥品耗材消耗掉后,醫院通常將實際消耗報告傳送給供方。供應商生成銷售記錄,物品結算方式為耗用后,供應商依次開票。
5、信息系統將銷售記錄轉換為財務記錄用于結算。
四、VMI技術的作業步驟
1、首先供應商接收最新的庫存消息,信息一般通過電子數據交換(EDI)方式傳輸。同時供應商還需要一份近期藥品、耗材消耗預測報告,從而確定什么時候補多少貨。
2、供應商依據生成計劃補貨單。VMI技術的要點之一就是供應商負責補貨單。應該補貨時,供應商派確定補貨通知。一般通知也采用EDI方式傳輸,醫院準備收貨。
3、沒有特殊需求的就按部就班地實施常規的發貨、送貨、收貨、存貨管理工作。
4、VMI運作過程中,EDI信息一般包括:庫存報告、消耗預測報告、補貨單反饋信息、發貨通知、實際耗用報告、結算單據等。
五、實施VMI的幾個注意事項
VMI的實施涉及供需雙方乃至第三方物流不同組織間的信息傳遞和交互,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須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必須擁有核心組織--醫院在整個供應鏈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要負責整個合作的主體地位,負責組織供應鏈上合作伙伴間的交流溝通,建置合作方式和保障系統運行每個細節信息可辨析,信息傳遞及時性、準確性、完整性。
2、供應鏈上合作組織間相互信任--由于VMI要求取得供方的支持,因此供需雙方、乃至經銷商、配送商必須保持必要的信任。
3、信息分析和預測--醫院需要提供足夠的運營數據做分析與預測,夯實前端基礎數據,以便VMI系統能順利運轉。
4、信息系統平臺的搭建--VMI模式下的組織存在多頻次的數據交互,彼此間的信息傳遞都必須要靠可靠的信息平臺的支撐。
5、數據信息共享平臺--在建立起可靠的信息平臺基礎上,將關鍵計劃、采購、消耗、庫存信息通過平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