樅陽在線消息 “老人家最近身體怎么樣啊?生活上有什么困難需要我們提供幫助的姚友,一定要跟我說。平黨”面對獨居老人,建領樅陽縣錢橋鎮宣莊村黨總支書記、富路村委會主任姚友平耐心細致地叮囑道。姚友
宣莊村位于錢橋鎮東南部,平黨總面積6.7平方公里,建領現有人口3839人。富路姚友平帶領村干沉下身子,姚友加強黨的平黨建設、大力發展產業,建領從村民最關心、富路最迫切的姚友問題抓起,一步步改善村民的平黨生活條件。村民李珍啟說,建領自從姚友平上任以后,宣莊村的面貌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幫助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的秘訣,在于我們班子能夠團結一心,對村情民情熟悉,也得益于大家平時積極參加各類學習培訓。”作為第一書記,姚友平主動履職、積極作為,有力推動基層黨建工作邁上新臺階。今年以來,宣莊村以“作風建設深化年”活動為抓手,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四議兩公開”制度,通過主題教育學習推動干事創業落地落實。同時,結合開展黨課和支部主題黨日活動等抓好班子日常教育管理,不斷提升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自從姚書記到我們村之后,黨員活動更加豐富了,既照顧到我們老黨員,也關心我們村下一代的成長,我們收獲都很大。”宣莊村村委會副主任吳海峰如是說。
持續推進鄉村振興,產業振興是關鍵,這也是姚友平到宣莊村后著力最多的工作。發展產業,首先要因地制宜,但宣莊村沒有地理和資源優勢,“自古華山一條道”,產業怎么進來又怎么出去?在姚友平看來,想要在宣莊村發展產業,還是要在土地上做文章。
姚友平帶著村“兩委”深入村組,走訪入戶了解農戶想法,向產業能手和致富能人尋思路、找方法,還邀請縣農業農村局、水利局、黨史學習教育來村實地勘察,千方百計為村子蹚出發展路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抓住了羅昌河治理大項目這個契機,實施新增耕地80余畝,以黨組織領辦供銷社的模式承接宣莊村中埂土地復墾項目施工,該項目預計可為村集體增收10萬元。目前,投資4000多萬元的羅昌河治理錢橋段宣莊項目區目前已基本完工,投資106萬元的宣莊村官圩草岱圩土地復墾項目已完工。
土地是“鄉村振興”這一宏大課題中的高分題,但解答的方式不止一個。姚友平帶著村“兩委”積極謀劃,做活土地文章,真正實現了“土黃金”,同時在村集體、合作社、農戶之間建立了利益聯結機制,讓鄉村振興有了內生動力。
“要想讓村集體經濟發展起來,就要共用資源和渠道。”姚友平說,光做土地文章還不夠,他們還通過公開招租的方式,將黃牛基地整體發包給養殖專業戶,同時投資了安徽農投與馬塘媒鴨基地。多種產業齊頭并進,今年宣莊村村集體收入有望突破80萬元。
道路寬又平,路燈亮堂堂,文化墻色彩鮮艷,夜晚的文化廣場熱鬧非凡……走在宣莊村村道上,一幅鄉村振興的新圖景撲面而來。入村以來,姚友平聚焦農村實際、農民所盼,積極協調多方資源和資金,全面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抓整治,不斷提升鄉村文明。
在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宣莊村強化宣傳引導,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村內主干道、每個自然村莊都設立了黨員示范區,黨員干部以身作則、率先垂范,通過“亮身份、領責任”,帶頭積極參與人居環境整治。同時,村內投資3萬元對孫灣美麗鄉村進行管護,投資2萬元對村級公墓進行清除雜草并栽種柏枝樹近200余棵,爭取環保資金5萬元對塘口黑臭水進行治理,確保為全村居民營造一個整潔、優美、舒適的生活環境。
“山再高,往上攀,總能登頂。”農村工作千頭萬緒,錯綜復雜,宣莊村鄉村振興工作仍然在路上。“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未來,姚友平將繼續扛起第一書記的責任,虛心學習、深入走訪,當好群眾心中的“主心骨”,發展的“領頭羊”,始終前行在服務群眾、帶領群眾過上好日子的振興路上。(周素雅)
稿件來源: 樅陽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