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野滿開宗立派
何野滿是沒落當時乒壇罕有的直板生膠兩面攻打法,雖然他兩次幫助日本隊奪冠,榮乒但是乓歷技術并沒有成熟,打法上還存在著漏洞,生膠史課尤其是沒落面對歐洲人的反手弧圈球常常施展不開,陷于被動。榮乒第33屆世乒賽后,何野滿將中國式的推擋融合在自己的打法中。由于生膠薄,推出去的球發(fā)沉,歐洲選手通常只能兜一板,他趁機左右開弓,展開攻勢。
第34屆世乒賽,何野滿的整體水平達到了一個新高度,團體賽上,他除了負于負于斯蒂潘契奇外,對歐洲其余的選手保持了全勝,尤其是在日本隊與匈牙利隊爭奪決賽權的比賽中,他一連打敗了蓋爾蓋伊、克蘭帕爾和約尼爾,為日本隊打進決賽立下了頭功。但中日男團決賽呈現一面倒的局面,日本隊0比5慘敗。前面比賽中威風八面的河野滿,敗在了梁戈亮和黃亮的魔拍下。
何野滿在世乒賽上登頂,間接推動了世界乒壇上世紀80年代的百花齊放。
之后的單項比賽,何野滿則意外奪得男單冠軍。1/4決賽,何野滿迎戰(zhàn)瑞典選手本格森,后者是一個劃時代的人物,在上世紀60年代,中國隊反手技術堪稱一絕,自從1971年本格森出場以來,直板反手和橫板反手的力量對比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反手位成了直板快攻打法的罩門。1973年第32屆世乒賽后,本格森卻受到了球路向何方發(fā)展的困擾,反手改為正膠向速度的方向發(fā)展。這場比賽,兩個人雖然打滿了5局,但是何野滿卻在速度上明顯上風,最終獲勝晉級4強,之后他又連續(xù)戰(zhàn)勝了梁戈亮和郭躍華,成為世界乒乓球史上首位、也是到目前為止唯一一位憑借生膠打法拿到世界單打冠軍的男子運動員。河野滿在伯明翰的成功,為生膠打法開宗立派,也影響了整整一代人。
第35屆世乒賽痛失男團冠軍后,中國隊深感要取得優(yōu)勢,外國人有的打法我們也必須要有,才能達到適應與反適應的目的。從80年代起,中國隊開始培養(yǎng)生膠打法的運動員,王會元和施之皓成為了國內第一批“吃螃蟹者”,他們不僅對亞洲選手擁有極大的優(yōu)勢,在訪歐的賽事中也有不俗的表現,最終,他們和蔡振華一起入圍了36屆世乒賽團體5虎將陣容,這也是中國乒乓球史上,團體陣容里第一次出現橫板進攻型打法。
但是遺憾的是,盡管中國隊成功從匈牙利隊手中奪回斯韋思林杯,但是為中國隊打頭陣的施之皓先后負于約尼爾和克蘭帕爾丟掉兩分,王文元也在單打比賽闖入8強后,0比3負于舒爾貝克。就在中國橫板生膠打法表現不僅如此人意的時候,另外一名生膠選手卻綻放異彩,他就是曾經和何野滿苦斗5局的瑞典人本格森。34屆世乒賽輸給何野滿后,本格森也將反手改為生膠,大大加快了速度和力量,本格森打法的改變,對中國隊威脅很大。在第36屆世乒賽男團小組賽,他打敗了蔡振華和施之皓,單打比賽連闖了黃亮和施之皓兩關進入4強,半決賽與蔡振華苦戰(zhàn)5局才告失利。
36屆世乒賽后,施之皓淡出主力層,在37屆世乒賽上戰(zhàn)勝了瓦爾德內爾的王會元又一次打動了教練,并入選了38屆團體賽陣容,在小組賽對韓國隊比賽中,他表現出色,擊敗了名將金浣和安宰亨,為中國隊取勝立下了汗馬功勞。
來自朝韓的反擊
也是在第36屆世乒賽上,橫板正手反膠、反手生膠打法的韓國選手李壽子給女子乒壇帶來了巨大沖擊,她先是在團體半決賽中一人獨得兩分半(單打戰(zhàn)勝了李松淑、樸英順,雙打搭檔黃楠淑戰(zhàn)勝李松淑/金京順),助隊擊敗了朝鮮隊。但是決賽中,韓國隊0比3負于中國隊,再一次獲得亞軍。
通過團體賽的洗禮,李壽子的信心也慢慢打了出來,單打比賽中她先后擊敗沈劍萍、李松淑、齊寶香進入女單4強,半決賽中,她和曹燕華打出了當屆世乒賽上最經典、也是爭奪最慘烈的一場比賽,雙方打滿5局才分出高下,最后曹燕華決勝局25:23險勝。然而這屆比賽后,李壽子的狀況每況愈下,韓國隊也在37屆世乒賽上失去了4強的位置。
玄靜和也是到目前為止最后一個直板世乒賽女單冠軍
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期,朝鮮選手李粉姬橫空出世,左手橫板正手反膠、反手生膠的她,秉承了隊伍一貫的頑強硬朗作風,打法非常兇狠,尤其是反手連珠炮式的快撥,越是關鍵時候越敢于發(fā)力起板。1985年第38屆世乒賽,李粉姬率隊在半決賽中打敗了韓國闖入決賽,第二年朝鮮公開賽,她又出人意料地打敗了焦志敏和童玲,一躍成為中國女乒的最主要對手之一。
但是在39屆世乒賽上,因為玄靜和,韓國隊又從朝鮮隊手中奪回了團體參賽權,玄靜和是直板生膠快攻打法,她的出現不僅給朝鮮隊造成巨大威脅,同時也成為了中國女乒的心腹之患,尤其是他和梁英子的雙打,在80年代中后期幾乎是獨領風騷,拿到了39屆世乒賽和漢城奧運會的女雙冠軍。
陳靜拿到了乒乓球史上首個奧運會女單冠軍
這是生膠打法蓬勃發(fā)展的一段時期,男線上,王濤在雙打上初露崢嶸,韓國直板生膠單面拉的金琦澤,則在漢城奧運會上淘汰了奪標熱門瓦爾德內爾,獲得男單亞軍。女線方面,除了李粉姬和玄靜和,中國隊也在曹燕華之后完成了新一輪的權力交接,橫板正手反膠反手生膠打法的陳靜、耿麗娟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前者還在漢城奧運會上拿到了女單冠軍和女雙亞軍。相較之下,李粉姬、玄靜和固然危險,但畢竟獨木不成林,“中朝韓”三強爭霸中,中國女乒仍然是團體賽的最大贏家。
然而在漢城奧運會后,朝韓女乒向中國隊啟動了一輪反擊。
1989年多特蒙德世乒賽,李粉姬將她個人的沖擊力推到了頂峰:女單1/8決賽,李粉姬在2比0領先被追平的情況下,最終以3比2戰(zhàn)勝了鄧亞萍闖入8強;隨后的1/4決賽,她又戰(zhàn)勝了國乒削球手李雋;半決賽對陣同類打法的陳靜,李粉姬出人意料地以3比0獲勝。連過中國隊三關后,李粉姬沒能繼續(xù)創(chuàng)造奇跡,她在決賽中1比3不敵喬紅,最終收獲了一枚女單銀牌。
這時候,另外一名朝鮮選手俞順福開始冒頭,她的正手弧圈球更兇、旋轉也更強烈,曾在1989年亞洲杯上戰(zhàn)勝喬紅奪得女單冠軍。俞順福的出現大大增強了朝鮮女隊的實力,1991年千葉世乒賽,朝韓組成聯隊,李粉姬、玄靜和、俞順福三人合作,在女團決賽中3比2戰(zhàn)勝了志在沖擊“9連冠”的中國隊,奪得女團冠軍。之后,李粉姬又在單打比賽中復制了上一屆世乒賽的奇跡。她連克丁亞萍、喬紅闖入決賽,最終負于鄧亞萍獲得亞軍。
李粉姬將朝鮮女隊的沖擊力推到了歷史最高峰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李粉姬收獲了女單和女雙兩枚銅牌,緊接著的42屆哥德堡世乒賽,隨著鄧亞萍和喬紅提前出局,李粉姬看到了問鼎的機會,但是面對打瘋了的兩面正膠打法的羅馬尼亞選手巴蒂斯庫,李粉姬被對方出色的反手彈擊洞穿了自己的正手防線,最終無奈敗北,錯失了圓夢單打世界冠軍的最后機會。玄靜和則抓住了機會,在決賽中戰(zhàn)勝代表中國臺北隊出戰(zhàn)的陳靜,奪得女單冠軍。
之后,隨著當時政治氣候的變化,以李粉姬為主的朝鮮運動員暫時告別了國際賽場,1994年,玄靜和又宣布退役,這樣,從第38屆到第42屆世乒賽,整整十年都在國乒“黑名單”上的兩個名字,也隨之消失了。
亞特蘭大到雅典,生膠的最后繁榮
有過這么一個說法,王濤和陳靜的打法,分別代表了男子和女子正手反膠、反手生膠的最佳模式。
此話雖然值得商榷,但是從耿麗娟、李粉姬一直到后來的王晨、孫晉,主要是突出生膠的下沉感,王濤和陳靜則不然,他們占據了穩(wěn)和快的先機,雖然擊球下沉感有所犧牲,但是卻將速度發(fā)揮到了極致,再加上正手反膠堅持于近臺的適時補板,完全依靠球路得分。劉國梁曾開玩笑形容王濤,也就是“反手彈一下、撅著屁股拉一下、反手壓一下、正手滑一下”,就這么幾個球,但是你很難破他。
直到目前,王濤仍稱得上是正手反膠、反手生膠的“最佳模式”。
1994年到1996年,王濤迎來了職業(yè)生涯的鼎盛時期。
廣島亞運會,素有“抗韓英雄”美譽的王濤在男團決賽中戰(zhàn)勝了劉南奎和金擇洙助隊登頂;單打比賽他又將韓國隊一“克”到底,半決賽和決賽再將金擇洙和劉南奎斬于馬下。第二年天津世乒賽,他又將韓國隊送出局后,又在決賽中建功,決勝盤力克佩爾森,助隊奪回斯韋思林杯。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王濤和陳靜聯手,將生膠打法的沖擊推到了歷史最頂峰。男單爭奪,王濤順利闖入8強后,艱難擊敗了此前鮮有勝績的薩姆索諾夫入圍4強,并在決賽中和劉國梁一較高低,然而他在兩次落后并兩度追平的情況下,決勝局沒能再次上演奇跡,6:21草草落敗,收獲一枚單打銀牌,這也是王濤在單打比賽中的最好成績。女單之爭,陳靜也讓人意外地再掀波瀾。她在單打比賽中先后戰(zhàn)勝巴托菲和陳丹蕾,順利闖入4強后,又以3比0戰(zhàn)勝了喬紅,時隔8年后再一次闖進奧運會女單決賽,決賽中負于鄧亞萍獲得亞軍。
1997年世乒賽后,王濤宣布退役,陳靜所創(chuàng)造的奇跡卻并未終止,2000年悉尼奧運會,第三次出征奧運會的她在1/4決賽逆轉戰(zhàn)勝了前中國選手何干紅再度入圍4強,半決賽負于王楠后,陳靜戰(zhàn)勝了新加坡選手井浚泓獲得銅牌。陳靜也是到目前為止唯一一名獲得過奧運會單打金、銀、銅牌的乒乓球運動員。
但是無論生膠打法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有著多么出彩的發(fā)揮,上旋球時代不可避免的到來后,兩面反膠打法開始成為了中國乒乓球隊的主流。相較之下,朝鮮女隊和韓國女隊仍然堅持著正手反膠、反手生膠的快攻結合弧圈的模式。玄靜和之后,柳智惠、樸海晶、金茂校清一色的反手生膠,但是之后的幾屆世乒賽中,韓國隊不是被中國隊壓住,就是被朝鮮隊打敗,直到樸海晶和柳智惠退役,她們都未能再闖入決賽。
1997年曼徹斯特世乒賽,生膠打法的杜貞實和金英姬組成的朝鮮隊又有出色的表現,他們在1/4決賽3比0淘汰了羅馬尼亞隊后,半決賽再以3比0大勝韓國隊令人吃驚。喬蘇、巴蒂斯庫、斯蒂夫、樸海晶、柳智惠、金茂校都擁有很強的實力,朝鮮隊能夠戰(zhàn)勝她們殊為不易。但是面對乒壇“巨無霸”中國隊,鄧亞萍依舊威風八面,朝鮮隊再次獲得亞軍。
2001年大阪世乒賽,朝鮮隊又補充了新的血液,最突出的是反手生膠打法的金香美,她的成長也幫助隊伍在強隊云集的下半區(qū)脫穎而出,再一次在決賽中向中國女乒發(fā)起挑戰(zhàn),但是很快又以0比3宣告失利。
2002釜山亞運會,風頭正盛的中國女乒遭遇了大球時代以來的第一次“滑鐵盧”。
世乒賽上三番五次的敗于中國隊后,朝鮮女隊終于在2002年釜山亞運會上等到了機會。首盤比賽由張怡寧3比0戰(zhàn)勝反手長膠的金英姬,第二盤王楠則出人意料地以0比3負于金香美,這盤失利讓第三個出場的李楠壓力陡增,她在決勝局9:6領先的大好形勢下未能把握機會,被金云美逆轉勝出。第四盤是雙方第一主力的較量,如果王楠獲勝,第五盤張怡寧有很大機會取勝金香美。但是,此時的局面王楠已經無力駕馭,在1比2落后、第4局5:9落后時,王楠曾將比分反超為10:9,最后還是以11:13失利,中國女乒遂以1比3負于了朝鮮隊。
在團體賽遭受打擊的王楠,在單項比賽中也沒緩過來,她和王勵勤在混雙半決賽中負于中國香港的張鈺/帖雅娜,馬琳/李楠又輸給了韓國的柳承敏/柳智惠,這使得中國隊歷史上首次無緣混雙決賽。女雙賽場,默契十足的韓國組合李恩實/石恩美連克王楠/郭焱、張怡寧/李楠為韓國隊再添一金。這屆比賽也為兩年后的奧運會埋下了伏筆,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金香美戰(zhàn)勝了牛劍鋒和李佳薇后,不敵張怡寧獲得亞軍,女子雙打,李恩實/石恩美也打進了決賽,負于王楠/張怡寧拿到了銀牌。從亞特蘭大奧運會的兩枚銀牌,到雅典奧運會的兩枚銀牌,這段時期,生膠打法實現了最后的繁榮。
——節(jié)選自2020年第8期《乒乓世界》
小伙伴們,你們有什么樣的觀點和看法呢?歡迎留言討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