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處罰利用佛媛形象虛假營銷賬號48個,抖音小紅書清理佛媛違規(guī)筆記70篇】媒體從抖音安全中心獲悉,處罰經(jīng)過核查,利用抖音共處罰利用“佛媛”形象營造人設開展虛假營銷行為相關帳號48個,佛媛其中永久封禁帳號7個,形象虛假同時,營銷清理違規(guī)視頻148條。賬號
同時,抖音平臺在搜索場景針對相關行為上線溫馨提示,處罰當用戶搜索“佛媛”時,利用搜索結果頁會提示“做真實的佛媛自己,才會被人長久喜愛。形象虛假請對虛假人設、營銷借機營銷行為說不”。賬號
近日,抖音針對網(wǎng)紅借佛門營銷炒作,打造“佛媛”人設。小紅書方面今天回應稱,小紅書第一時間已啟動專項檢查,清理違規(guī)筆記70篇,封禁賬號3個。此外,用戶在搜索“佛媛”等關鍵詞時,結果頁將顯示“勿立虛假人設,做真實的自己”的提示。
據(jù)悉,佛媛是指指常在經(jīng)書和茶杯邊上擺拍的人,把寺廟和素餐館變成了網(wǎng)紅打卡地,盈利模式主要是接廣告,還有售賣服裝和禮佛物品等。
對此,工人日報曾批評“佛媛”現(xiàn)象稱:狐貍的尾巴哪是穿了袈裟就能藏得住的。
此外,央視網(wǎng)也發(fā)文批評稱:佛媛中一些人是否違法違規(guī),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關注。一些自媒體平臺,更應該負起主體責任,下架相關產(chǎn)品,減少甚至禁封此類營銷賬號。
延伸閱讀:官媒批佛媛:狐貍尾巴哪是穿了袈裟就能藏得住的
佛媛,指喜歡曬手抄經(jīng)書,在寺廟擺拍,喜歡炫耀品茶,焚香,禪修的一類名媛網(wǎng)紅。這些所謂的佛女,其實打著佛像的旗號到處騙人,主要是騙人買東西或者給他們打賞。佛媛并非真的佛系,而是想蹭一蹭佛的關系。佛媛也不是真的與佛有緣,而是想借佛凹一個名媛的人設。如此假信佛,真賣貨,手上抄著佛經(jīng),心里打著生意經(jīng)的行為看似清心寡欲,實則物欲橫流,叨擾了本該清凈的寺廟不說,也褻瀆了宗教的尊嚴。(深圳特區(qū)報)
禮佛、吃齋、焚香、表情清冷;名包、豪車、濃妝、“種草”帶貨。近來,在各大社交媒體上,一群佛媛雜糅兩個毫不相干的人設,站到了流量的上游。
一名“佛媛”在社交賬號上的生活是這樣:在豪宅里起床喝個早茶,抱著大牌包包打坐修行,抄經(jīng)焚香叩拜,打玻尿酸塑造佛相,穿開衩袈裟吊帶佛衣,逢年過節(jié)開著跑車上山進香,時不時分享哪個寺廟最出片兒,每條視頻都得寫一些“佛言佛語”烘托清靜無為的氣氛。
雖然此類視頻如山呼海嘯般涌入社交媒體,但這樣的“佛媛”,看過一個,相當于看過了全部。看多了就會發(fā)現(xiàn),那條案、那香爐、那豪宅名車,都是老演員了,文案也是流水線上下來的,再定睛一看,這幫“佛媛”不就是上一波拼裝名媛嗎?前兩天還9.9元拼五星酒店下午茶呢,怎么今天吃齋念佛起來了?
佛門清凈,忽然混進去一群看似與世無爭、實則物欲橫流的名媛,實在是罪過。看著底下的各種購物鏈接:賣化妝品的、賣衣服的、賣保健品的、餐廳推薦的,筆者不由地想到《西游記》里各色妖孽,狐貍的尾巴哪是穿了袈裟就能藏得住的。
這些句句文案不離佛語,條條視頻不離世俗的佛媛們,還不算最過分的。更有“佛欲”風大行其道,穿素衣露大腿甚至打擦邊球的,也大有人在。“留三分貪財好色,以防與世俗格格不入”這條文案被出入夜店、深夜買醉的“佛媛”們反復引用,好想問問她們:“這是三分嗎?貪嗔癡三毒戒了哪個,敢時時處處以佛門弟子示人?”
“佛媛”們在鏡頭里,意欲將自己打造成超凡脫俗的下凡仙子,但不能忘了人間富貴花的人設,有佛堂也要有名牌,沒佛心有流量就行了。虛榮心得到滿足、流量變現(xiàn)更方便,搞不準還能找到富二代,管它是不是褻瀆神靈的呢?反正信佛是假的,名牌也是假的啊,只有騙流量、掙快錢的想法是沒有變的。
除了“佛媛”,還有“雪媛”,就是以冰雪運動愛好者為人設的“名媛”。這媛那媛的,不過是背景板不一樣,從佛堂到雪場,這個群體,想做的事都只有一件,就是炫耀。而炫耀則是一門生意,那些看似無意輕松的奢靡感,吸引一部分心態(tài)不成熟、價值觀不正確的觀眾,要么為其買單,要么成為其中一“媛”。如此反復,這門生意越做越大,風氣越來越歪,在真真假假混淆的社交媒體上,形成一股惡俗的力量——想看也得看,不想看也避不開。
假名媛屢屢得手,無礙乎有人相信財富、美貌、學識可以是不經(jīng)奮斗而獲得的,或者想著至少可以做這個夢——有人成功了啊,數(shù)量似乎還不少。與其說沒有一眼識破的能力,不如說是心存幻想。
總之,“佛媛”的鬧劇該結束了,更希望“名媛”這個詞以后能回歸其美好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