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購房群 買房優惠資源限時領!年終盤點
來源:新京報
剛剛過去的年終盤點2023年,復盤全年北京房地產市場,年終盤點可以用“跌宕起伏”四個字來形容。年終盤點從一季度的年終盤點“小陽春”到二季度急轉直下,9月份在利好政策下,年終盤點需求釋放拉升成交數據,12月份的重磅新政,讓樓市成交再起波瀾。
在這樣的背景下,2023年北京房企競爭呈現怎樣的格局?銷售額排名有何變化?又有哪些樓盤大賣?
央國企優勢凸顯,中海、城建、華潤穩居前三
2023年北京地產江湖,呈現“強者恒強”的局面。中指研究院、克而瑞的統計數據均顯示,在2023年的銷售排位賽中,中海地產、北京城建和華潤置地位居前三位,排名與前一年基本一致。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年,北京房地產企業銷售額TOP20企業商品房銷售金額合計4196.3億元;TOP20企業商品房銷售面積合計970.2萬平方米,TOP20門檻值分別為91.0億元和20.1萬平方米。銷售額方面,中海地產銷售額達533.6億元,位居首位;北京城建銷售額449.7億元,位居第二位;華潤置地銷售額為394.5億元,位居第三位。
在克而瑞北京排行榜中,中海地產、北京城建、華潤置地位列2023年北京房企銷售權益、流量、全口徑金額榜單前三。在權益銷售額方面,中海地產為478.6億元,斷層領先,與第二名差距達百億以上;北京城建為375.9億元,華潤置地257.2億元。
在第四到第十名的排位中,相比前一年,有房企排名出現上升,有房企出現下滑。根據克而瑞權益榜單,北京信達置業擠入前十,位列第五名;中建智地首次闖入前十,位列第七;綠城排名降至第九名;金地則掉出前十名,跌至第十六名。
克而瑞分析認為,從目前北京房地產市場的競爭格局看,中海、華潤這樣的頭部企業,從項目規模與資源沉淀上,已經形成明顯的優勢。在規模型央企、國企繼續擴張的同時,優質民企也在尋找適合的機會。具備實力的開發商仍在加倉,在行業下行的周期里,這種趨勢也代表了資本市場對北京樓市的信心。
從單盤來看,2023年,北京有三個項目網簽金額超百億元,前十名的銷售金額門檻是55億元。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北京商品住宅項目銷售業績TOP10項目網簽金額合計843.75億元,網簽面積90.28萬平方米,主要集中在西城區、海淀區,各有2個項目上榜,東城區、朝陽區、豐臺區、順義區、大興區、昌平區各有1個項目上榜。
其中,中信國安府和北京城建·天壇府網簽金額均超130億元,位居前兩位。中信城位列第三,網簽金額100.8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天壇府已經連續兩年超百億,2022年的網簽金額是120.2億元。
北京新房市場全年震蕩,年底迎“翹尾”行情
從整體市場來看,據克而瑞數據顯示,2023年,北京新建商品住宅(含普通住宅、別墅,不包括共有產權房)共計成交50875套,同比上漲16.1%。
2023年的北京房地產市場,走出了一條前高、中低、后平的發展曲線。
克而瑞分析認為,2023年,北京樓市呈現過山車般的震蕩行情,從1月份到3月份的市場快速啟動,到4月份驟冷,5、6、7月份逐漸走低,到8月份政策風向轉變,9月份“認房不認貸”執行后成交量大漲,10月份有政策余溫、假期等因素影響,11月份市場已是風平浪靜,12月份在政策暖風下成交小幅“翹尾”。
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年12月份,北京短期市場活躍度有所回升,商品住宅成交面積為68.38萬平方米,環比增長36.7%。
年底“翹尾”背后,是北京出臺重磅新政。去年12月14日,北京市住建委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調整優化本市普通住房標準和個人住房貸款政策的通知》,內容包括降首付、降利率、優化普宅認定標準、延長貸款年限等。
對于當前的市場境況以及未來的樓市走勢,鏡鑒咨詢創始人張宏偉認為,目前北京的樓市特征是,在一波政策刺激下,會有一兩個月的行情,如果沒有刺激,交易量就可能會出現回落,2024年上半年甚至到七八月份,或會一直延續這樣的行情。下半年是否能夠企穩,取決于經濟面的基本情況。“對于今年下半年的市場,還是相對比較謹慎地去看。”
張宏偉進一步稱,經濟面的基本情況會反映到個體的收入層面,收入是否穩定影響著樓市交易走勢。收入穩定了,有剛性需求的人才會去買房,從而帶動置換需求。
克而瑞分析認為,目前,樓市復蘇動能不足,企業仍需加強供應和營銷力度以提振成交去化。房企格局持續分化,央國企及部分優質民企韌性較強、中小房企競爭力不足,預計2024年在房地產市場成交總量延續筑底,居民購買力透支、消費降級的情況下,二手房或將持續分流新房客戶。雖然行業大周期的下行帶來了挑戰,但供需兩端的穩定構筑了北京樓市的韌性,有望在未來引領行業健康、可持續地發展。在新房銷售端,核心板塊的“高熱”和遠郊板塊的清冷已經形成強烈反差,在持續震蕩回調的周期中,產品力依然是房企出奇制勝的法寶。
新京報記者 段文平
編輯 楊娟娟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