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所統一期貨品種自然人持倉退出機制
8月25日,深入市場上期所及其子公司上期能源發布相關公告,優化運行對自然人持倉退出節點進行了調整,交易機制修訂后的提升規則自2023年10月18日起實施。屆時,效率除原油和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外,深入市場其他期貨品種從2311合約開始,優化運行自然人持倉退出節點統一為“最后交易日前第五個交易日收盤”。交易機制
相關市場人士表示,提升機制優化前,效率一方面,深入市場品種最后交易日不同造成自然人持倉退出節點存在差異。優化運行另一方面,交易機制關聯品種在上期所和上期能源的提升自然人持倉退出節點也存在差異。比如,效率燃料油是最后交易日前第三個交易日收盤,低硫燃料油則是最后交易日前第八個交易日收盤;天然橡膠是最后交易日前第三個交易日收盤,20號膠則是最后交易日前第八個交易日收盤。這樣的差異對會員單位開展日常風控工作和交易者熟悉規則帶來一定難度。
交易所針對市場相關意見,傾聽市場訴求,優化交易機制,尋找規則共性,通過歷史數據測算、市場調研反饋,并結合品種運行情況,進一步統籌規則的一致性和標準化,除原油和集運指數(歐線)期貨外,其他期貨品種從2311合約開始,自然人持倉退出節點統一調整為“最后交易日前第五個交易日收盤”。上期所提示各會員做好通知和調整工作,交易者要根據相關規定實施的最新變化注意適用合約和做好相應安排。
華泰期貨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認為,上期所將燃料油和石油瀝青期貨的自然人持倉退出節點從“最后交易日前第三個交易日收盤”調整為“最后交易日前第五個交易日收盤”,此舉將自然人最后持倉日提前兩天,能夠推動主力合約更早地進行切換,并隨著流動性的轉移,分離參與交割的機構客戶與投機性機構客戶,從而降低臨近交割月前幾天的盤面波動,更有利于期貨交割的順利開展。
方正中期期貨有色與新能源金屬研究中心總監楊莉娜告訴期貨日報記者,該舉措對實際交易的影響可能較小。交割月份的交易,主要是為了有交割意向的產業客戶交易形成交割結算價,并匹配交割意向,從而順利進入交割。而自然人客戶本身并不能參與交割,如果與產業客戶共同進入最后交易日,在平倉和形成交割意向上并不能實現需求匹配。
她表示,此次調整后,自然人持倉為0的節點規定為“最后交易日前第五個交易日收盤”,可以嚴格限制交割月散戶投機行為對交割結算價形成干擾,更好匹配交割需求。同時,這對于自然人也是一種保護,進入交割月,在低流動性的情況下,自然人平倉難度也有所增加。而退出持倉節點提前可以提高交易效率,節約自然人的時間及資金成本。
上期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始終聚焦市場需求,提升市場運行效率。此次對自然人持倉退出節點的調整,是交易所傾聽市場訴求,進一步完善交易機制、統一規則共性的具體體現。下一步,上期所將繼續深入開展市場調研,不斷完善規則制度和優化市場服務,維護市場穩定運行,促進期貨市場功能發揮。
溫馨提示: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