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廣州10月24日電 (記者 程景偉)10月24日是猿勝國際長臂猿日。廣州動物園首次成功繁殖的廣州東白眉長臂猿“猿勝”,當天迎來了一周歲生日。動物
壽星“猿勝”于2022年10月24日出生。園長迎周不同于剛出生時的臂猿別仍通體淺白色和稀疏毛發,如今“猿勝”的歲性毛色已變化為接近雄性的暗黑色,跟隨媽媽學會了攀爬跳躍,猿勝能夠自己吃青菜和蘋果。廣州
“猿勝”和媽媽在一起。動物廣州動物園供圖
去年,園長迎周這只長臂猿寶寶剛滿月時,臂猿別仍廣州動物園曾邀請市民為其取名,歲性最后得名為“猿勝”,猿勝寄托著廣大市民對生命健康的廣州美好期望,以及對長臂猿的動物真摯祝福。廣州動物園方面稱,由于長臂猿種群數量少,屬于單胎動物,且雌性長臂猿在擇偶方面極其挑剔,每次繁殖都非常不易和珍貴,“猿勝”的出生是對這一物種種群發展的極大貢獻。
據了解,長臂猿雌雄異色,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兩到三次的毛色變化。“猿勝”目前性別未知,待成長至7歲至9歲性成熟期時,若為雌性就會在一兩個月間轉變為灰黃色,若為雄性則不會再變化。
“猿勝”的性別還是個迷。廣州動物園供圖
連日來,廣州動物園為“猿勝”舉辦周歲生日會,開展“猿來有你”長臂猿科普驛站互動活動和生物多樣性論壇等系列活動,以多樣形式喚起公眾對長臂猿的關注。
據了解,廣州動物園現有12只長臂猿,有南黃頰長臂猿、北白頰長臂猿、南白頰長臂猿和東白眉長臂猿。據悉,長臂猿與猩猩、大猩猩和黑猩猩并稱為四大類人猿。民間公益組織“云山保護”2022年10月公布的數據顯示,生活在中國的長臂猿總數不超過2000只。保護長臂猿迫在眉睫。
廣州動物園近年來積極開展長臂猿保護工作。2023年7月,由廣州動物園組織編撰的《長臂猿飼養管理指南》出版發行,對于長臂猿的保護與種群的管理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