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吉林鎮賚10月21日電 (記者 郭佳)進入10月以來,白鶴部停在吉林西部的遷徙“中國白鶴之鄉”鎮賚縣,遷徙的至吉整候鳥越聚越多。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科學考察委員會常委、林西吉林白城“護飛隊”隊長潘晟昱21日介紹,歇休最近正值遷徙高峰期,白鶴部停已在鎮賚發現2000余只白鶴。遷徙
鎮賚濕地面積約有20萬公頃,至吉整是林西東亞候鳥遷徙通道上的重要停歇地,尤其是歇休世界極危物種白鶴東部種群(繁殖于西伯利亞東北部,在中國鄱陽湖越冬)遷徙的白鶴部停必經之地。
記者乘車橫穿鎮賚看到,遷徙沿途小泡塘星羅棋布,至吉整棲息著數不清的林西鳥類,有天上飛的歇休,地上跑的,也有水里游的。傍晚時分,記者來到一處靜謐的鄉村歇腳,鳥鳴聲更加清晰,它們有時從頭頂飛過,扇動翅膀的呼呼聲聽得真切。
白鶴一般成群覓食。鶴群中常常能看到三口之家,亞成體小鶴還沒有完全褪去黃褐色羽毛,個頭與父母差不多,但還不會自主覓食。
近些年,通過吉林“河湖連通”工程,鎮賚把夏季嫩江、洮兒河、霍林河的富余洪水資源,巧妙地蓄積到天然湖泡和濕地當中,逐步形成了大面積泡澤,蘆葦、香蒲、藨草等水生植物大量繁殖,構成了鳥類賴以生存的基礎。
潘晟昱介紹,目前,白鶴、東方白鸛、灰鶴、大雁、野鴨等候鳥主要在莫莫格濕地、二龍濤河流域等地聚集,總數量已達數萬只。
白鶴在中國文化中象征著吉祥和長壽。最近幾年,有眾多攝影愛好者和觀鳥愛好者來到鎮賚,希望一睹白鶴的風采。
近一段時間,為保護候鳥遷徙安全,鎮賚縣及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組織相關人員在候鳥停歇地值班值守。吉林白城“護飛隊”也開展了大量巡護工作。大批農民、攝影師、中小學生、企業家等加入愛鳥護鳥志愿服務行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