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病史】
患者,腹主男性,動脈60歲,病變病例因惡心、影像嘔吐入院。腹主無明顯發熱,動脈白細胞計數不高,病變病例無腹肌緊張。影像
【影像圖片】
【影像表現】:
CT發現腹主動脈瘤,腹主動脈瘤壁見血栓形成。動脈在近十二指腸腸壁的病變病例血栓內有氣體形成,提示有炎性表現。影像在闌尾附近有炎性表現。腹主血管造影顯示在腎動脈下方主動脈后壁有囊狀動脈瘤,動脈大小約3cm,病變病例動脈瘤向下延伸至髂動脈。
【影像診斷】
闌尾炎合并炎性動脈瘤
【手術病理】
外科手術發現闌尾炎,形成膿腫,炎癥波及主動脈周圍。病理發現動脈粥樣硬化、附壁血栓形成,動脈瘤周圍有明顯炎癥反應,細菌培養陽性。
【討論】
炎癥性的動脈瘤非常少見。正常的主動脈很少有細菌感染,有動脈粥樣硬化時發生率增加。感染的途徑有如下幾種方式:細菌性心內膜炎微小栓子栓塞;敗血病如通過靜脈藥物注射引起;化膿性感染的直接侵犯。無感染的腹主動脈瘤破裂率為25%,直徑大于6cm發生率更高。如果不處理,5年生存率只有17%,外科手術則有60%。腹主動脈瘤的其他并發癥有外周性栓塞、感染和自發性閉塞。感染性的腹主動脈瘤占2.6%左右,死亡率達到67%,其中出血引起死亡占75%。所以及時診斷和處理非常重要。以CT、超聲和MR診斷腹主動脈瘤較為容易,但診斷炎癥性的動脈瘤卻較為困難。發熱和白細胞升高為重要的輔助診斷手段。在影像學上,動脈瘤的偏心囊樣擴張、周圍淋巴結增大和病灶內的氣體影對診斷有一定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