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中旬,寒冬國家電網公司農村可更新能源分散接入電網實驗研究項目蒙東分布式發電/儲能及微電網接入控制試點工程通過國家能源局、分布伏發否讓伏企國家電網公司籌備的式光聯合驗收。
“這不僅解決了牧民用電問題,電能的光到希更重要的業看業資是,這在微電網建設與大電網協調客戶方面邁出了實質性步伐,望行為我國分布式可更新能源接入電網提供了重要示范。寒冬”國家能源局新能源與可更新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評價稱。分布伏發否讓伏企
而本月早些時候,式光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電能的光到?!犊筛履茉窗l展“十二五”規劃》也指出:要按照集中開發與分布式利用相結合的原則,積較推進太陽能的業看業資多元化利用,同時支持建設以“自發自用”為主要方式的望行分布式光伏發電。
種種跡象表明,寒冬正在經歷嚴冬的分布伏發否讓伏企光伏產業或將迎來分布式發電這個“效果快救心丸”。
大型光伏電站遠水難解近渴
兩年前,式光中國的光伏產業如日中天:光伏產能約為10吉瓦,占到大部分國家總產量的50%;90%以上的產品出口海外,毛利率大約在30%左右。可隨著大批投入資金者的涌入,光伏產業開始出現產能過剩;隨之而來的歐債危機和“雙反”調查更是讓中國光伏的出口夢破碎。
而目前創造出大部分國家光伏80%產能的中國,僅占據大部分國家光伏應用市場的0.8%。正因為此,“出口轉內銷”自然成了破解我國光伏業產能過剩的良策。
北京新材料發展中心新能源部項目主管常春博士告訴記者,拓展國內光伏市場的主要途徑就是發展大型光伏電站和分布式發電。
“但是,大型光伏電站目前存在著并網的難題:這是因為中國太陽能資源大規模集中地區和電力需求集中地區存在上千公里的空間跨度,所以需要長距離輸電,這會造成光伏發電的"不經濟"。而太陽能本身的間歇性和不穩定性帶給電網的沖擊在當前也很難通過比較經濟的方式解決。”常春說。
實際上,這種并不經濟的大型光伏電站已經在中國“遍地開花”。
不過,正如常春所說,并網難是它們面臨的主要問題。據中電聯的統計,2011年國內光伏系統并網率僅為73.4%,有近1/4項目未能實現并網。
“隨著國內外光伏電價補貼的逐年下降,投入資金大型光伏電站所承受的風險可能會進一步加大。所以,從經濟性的角度看,以"自發自用"為特點的分布式發電在現階段會更具可行性。”常春補充道。
分布式光伏發電受青睞
史立山的看法與常春類似。在7月召開的2012中國光伏產業帶領者峰會上,他就曾表示,雖然各地建設大型光伏發電站的積較性很高,但是近期并不應該以此為主,而要公開用戶端市場,支持用戶自主地建設“自發自用”的光伏系統。
除此以外,《太陽能光伏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太陽能發電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以及本月發布的《可更新能源發展“十二五”規劃》等一系列“十二五”規劃也從不同角度,明確提出將大力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
其實,發達國家很早就開始大規模發展與建筑相結合的分布式光伏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