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去年中國信托業協會發布的信托《中國信托業2016年度社會責任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底,凈利全行業實現凈利潤608.06億元,超億同比增加24.08億元,平均同比增長4.12%。年化此外,報酬信托受益人收益也進一步增加,率兩連降全行業清算的去年信托項目累計支付受益人信托收益7587億元,同比增加318億元。信托
在收益穩步增加的凈利同時,信托行業風險也處于可控之中。超億《報告》顯示信托業20.22萬億元的平均信托資產,不良率僅為0.58%,年化風險總體可控。報酬
平均年化綜合信托報酬率在近年呈現出下降的趨勢,2014年至2016年該項指標分別為0.56%、0.46%、0.41%。對此,有業內專家表示,上述指標有所下滑,主要是受經濟增速放緩,一些產能過剩行業風險增大以及監管政策加碼、資管行業競爭加劇等內外雙重因素影響。此外信托資產增量主要以事務管理類為主,信托公司并未進行主動管理,因此信托報酬率自然偏低。
逾六成信托資產直投實體經濟
《報告》指出,截至2016年底,信托全行業共有信托公司68家,信托從業人員1.84萬人,同比增長4.78%,男女比例分別為55%、45%,在學歷結構上,本科和碩士依然居多,分別占比43.75%、47.66%,2015年兩者分別為44%、46%。而信托資產總規模達20.22萬億元,同比增長24.01%。信托公司固有資產規模為5569.96億元,同比增長20.47%。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信托全行業實現凈利潤608.06億元,同比增長4.12%。68家信托公司直接為超過43萬名自然人投資者、近7萬家機構投資者提供信托服務。
與此同時,信托受益人收益也進一步增加。2016年全行業清算的信托項目累計支付受益人信托收益7587億元,增長率為4.38%,該項指標近三年在處于不斷上升之勢,其中2014年至2016年該項指標分別為4831億元、7269億元、7587億元。
在各項收益增長的情況下,信托業繳稅規模也出現上升。2016年68家信托公司實際繳納國家稅款276億元,同比增長3.68%。此外,《報告》指出,信托結構持續優化,具體表現為單一信托、集合信托、財產權信托規模占比分別為50.07%、36.28%、13.65%,信托業務也逐漸趨向平衡,其中融資類、投資類、事務管理類信托規模占比分別為20.59%、29.62%、49.79%,事務管理類信托成為信托資產的主要運用方式。
服務實體經濟依然是信托業發展的重要內容。《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末,信托業直接投入實體經濟領域的信托資產占比六成以上,基本覆蓋了實體經濟的各個行業。而在2016年信托業資金信托投向上,具體表現為基礎產業2.73萬億元,占比15.64%;工商企業4.33萬億元,占比24.82%;金融機構3.62萬億元,占比20.71%;證券市場2.83萬億元,占比16.20%;房地產1.43萬億元,占比8.19%;其他2.52萬億元,占比14.44%。
在推進“三去一降一補”方面,信托業充分發揮信托制度優勢,緊扣“三去一降一補”,持續優化信托資金投向,通過產業基金、資產證券化等方式幫助企業去產能、降成本,不斷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其中年度內,信托業向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提供資金支持568億元。
信托資產不良率僅0.58%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的受益人平均年化綜合收益率在近三年中處于一個低點。其中,2014年至2016年的受益人平均年化綜合收益率分別為7.79%、8.36%、7.72%。對此,用益信托研究員帥國讓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這個跟大環境密切相關,經濟增速放緩,資產荒依舊嚴峻,當前的經濟環境難以支持較高的回報率。此外,跟央行的前期多次降準降息也有一定的相關性,降準降息使得整個社會融資成本下降,信托不可能一直維持高收益。
此外,平均年化綜合信托報酬率在近年也呈現出下降趨勢,2014年至2016年該項指標分別為0.56%、0.46%、0.41%。對此,帥國讓表示,一方面,經濟增速放緩,導致一些產能過剩行業風險增大,蘊含的信用風險不容忽視,資產端收益承壓會導致信托產品實際回報率降低,為維護自身品牌和市場影響力,信托公司在一定范圍內會讓渡部分收益,進而導致信托報酬率下降;另一方面,隨著監管政策不斷加碼、資管行業競爭不斷加劇背景下,信托公司傳統業務盈利空間進一步收窄,導致業務收入降低;另外,盡管當前信托資產規模突破23萬億元,但增量主要以事務管理類為主,信托公司并未進行主動管理,所起作用小,信托報酬率自然偏低。
在風險方面,信托業風險總體處于可控之中。《報告》指出,年內共有21家信托公司完成364.95億元增資,由此,68家信托公司平均注冊資本金也從2014年底的24.54億元增加至29.97億元,行業資本實力和抵御風險能力切實加強。在賠償準備金方面,信托業嚴格執行賠償準備金制度,全行業2016年累計預提賠償準備金187.03億元,占所有者權益比重4.15%,穩中有升。另外,恢復與處置機制進一步完善;信托業保障基金余額808.47億元,行業“安全網”作用進一步發揮。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信托業20.22萬億元的信托資產,不良率僅為0.58%,風險總體可控。在經濟下行周期下,信托業加快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不斷健全項目風險防控和風險處置機制,嚴格項目盡調;審慎產品設立,重視存續管理,加強信息披露,強化風險應對,有效保障信托財產的安全,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在完善制度體系方面,年內信托公司與委托人《認購風險書》簽訂率為100%,信托產品營銷“雙錄”條件達標率為100%。此外,信托業在深入開展傳統業務的基礎上,積極拓展資產證券化、債轉股、基金化產品、境外投資等創新業務。
理財市場收益率維持較低水平,而到期信托產品收益率和兌付率在社會各類理財產品中均處于領先水平。而2016年清算信托項目平均年化綜合回報率為7.72%,維持在較高水平,此外信托公司平均報酬率僅為0.41%,平均報酬率僅占信托項目平均年化綜合回報率的5.31%,充分體現了信托業“利他在前、利己在后”的受托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