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能源消費結構演變及預測
圖示:根據預測,油氣未來30年內,行業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將發生較大改變,對國呈現“減煤,結構穩油,轉變增氣、油氣核、行業可再生”局面。對國
能源是結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物質保障,能源消費結構不僅關系著國民經濟的轉變增長,還關系著社會的油氣可持續發展。進入21世紀,行業隨著國際能源形勢的對國惡化和低碳理念的興起,我國對能源問題愈發重視,結構在能源利用效率的轉變提高、能源消耗強度的降低、能源消費結構的調整等方面不斷加大力度。
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國能源消費結構的演變和轉變與我國所處的發展階段、經濟發展水平、資源狀況等方面密切相關,大體可歸納為逐步降低化石能源的比重,加快天然氣資源的開發使用,重視核電、水電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即能源消費結構趨向多元化、逐步提高低碳高效的清潔能源。
在能源消費總量上,新中國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后,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和工業化進程的加快,我國能源消費總量迅猛增加,從1965年的131百萬噸油當量(mote)增至2013年的2852百萬噸油當量,49年間增加了21.8倍。此外,根據國際能源署(IEA)預計,未來30年內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將持續增長,2040年預計將達到4834百萬噸油當量。
在能源消費種類上,我國歷來以煤炭為主,甚至在1953年煤炭占我國能源消費總量的94.3%。隨后,油氣田的開發和利用使得我國能源消費結構有所調整,能源消費結構中的煤炭比重也有所下降,從1965年的87%降至2013年的67%。而石油和天然氣所占比重有所上升,石油從1965年的8.4%漲至2013年的16.8%,天然氣從1965年的0.8%增加至2013年的5.1%。目前,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雖然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所占比例較小,2013年分別為0.9%和8.7%,然而其增長速度較快,如核能從2001年的4百萬噸油當量增至2013年的25百萬噸油當量,年均增幅為15.1%。此外,根據IEA預測,未來30年內,我國能源消費結構將發生較大改變,呈現“減煤,穩油,增氣、核、可再生”局面;2040年預計煤炭比重降至58%,石油比重大致穩定在16.7%,天然氣、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比重都將大幅上升,分別為8.9%、4.9%和10.3%。
我國未來能源消費結構的轉變勢必會對油氣行業產生重要影響。首先,據IEA數據顯示,雖然在未來能源消費結構中石油所占比例將保持穩定,但核能和可再生能源所占比重逐年上升,勢必與油氣生產和供應形成激烈競爭;其次,我國未來能源結構的轉變強調能源清潔化、高效化,因此將加大油氣行業保障能源供應清潔和提高能源效率的責任和壓力。
針對我國未來能源消費結構轉變可能給油氣行業帶來的影響,油氣行業應未雨綢繆,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應對。
首先,將未來能源消費結構轉變納入到油氣行業發展戰略制定的一部分。油氣行業制定發展戰略時,在考慮現有內外部環境的同時,需統籌兼顧未來能源消費結構轉變可能帶來的影響,并針對可能發生的重大轉變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以確保油氣行業的穩步發展。
其次,大力發展天然氣業務,有序發展可再生能源業務。2012年《天然氣發展“十二五”規劃》明確規定2015年天然氣應在一次能源消費中占比達7.5%,發展前景廣闊。作為油氣行業最具成長性的業務,增強天然氣資源的勘探開發力度、加大生產量、拓寬天然氣資源種類(頁巖氣、煤層氣等),將為油氣行業的長期發展提供充足的資源保障。并在技術、經濟可行的前提下積極穩妥、有序地發展可再生能源,力求成為油氣行業新的利潤增長點。
最后,采取多種形式提高石油資源利用效率。我國未來能源消費結構中,石油所占比例將保持穩定,不再有大幅度提高。因此,如何提高石油資源的利用效率,是促進石油行業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具體措施包括降耗增效技術的研發、新舊設備的替代、節油型產品的推廣、節約理念的宣傳等。
能源消費結構是衡量國民經濟增長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指標,能源消費結構的轉變勢必將對我國油氣行業產生重大影響。面對未來我國能源消費結構轉變可能帶來的影響,油氣行業需從戰略、業務和效率三方面做出努力,以實現油氣行業的繁榮、穩定發展。(董康銀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碩士生,孫仁金為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